田云奇:种上“摇钱树” 管好“母本园”

发布时间: 2020-10-22 13:09:00 来源: 中国利川网

茶园风光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蒋姮

提起“利川红”,很多人都会想到利川有名的“冷后浑”。刚下过雨的“冷后浑”基地,沿陡坡分布,放眼望去满目青翠。走在山间道路上,远远就能闻见茶叶的清香,带点兰花的淡雅怡然。

“千万不要把‘石硫合剂’喷到叶面上了,一定要保障我们的茶叶品质。”眼下正是茶园冬管的好时节,毛坝镇楠木村党支部书记田云奇看到6组村民杨顺江正在冬管,赶紧上去嘱咐。

听着田书记的话,杨顺江频频点头,生怕漏掉一点细节。“多亏有田书记,不然我们的茶叶也不值钱,我家也脱不了贫。”在2018年的时候,杨顺江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百多元的“冷后浑”茶苗,但栽种了几个月后茶苗依然如刚栽种的样子。这可把杨顺江急坏了,他赶紧找到田云奇。

“你这个苗子是假的!”田云奇的一句话,让杨顺江坠入冰河,辛辛苦苦“伺候”了几个月的茶苗竟然是假的。“你怎么不去我那里弄呢?我又不收你的钱。”找到症结后的田云奇立即带着杨顺江到自己的基地里拔了500多株茶苗。从那以后,不管田云奇说什么,杨顺江就认真地记下来。

田云奇(左)跟村民一起摘茶

不仅杨顺江这样做,楠木村的茶农都是这样做的。别看现在楠木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高端红茶“冷后浑”,早在十年前,这个村也是有名的贫困村。没有产业就只能靠天吃饭,农民的凄苦,年轻的田云奇看在眼里,痛在心头。

他下定决心,要给农民找一条活路。“楠木村空气湿度大,常年云雾弥漫,能不能也种植茶叶呢?”2000年,已过而立之年的田云奇回到家乡楠木村,以每年4000元的价格承包了一片荒山荒地,并投入8万元开发百亩荒地种植桂花和茶叶。

2005年,田云奇与妻子建立高端茶“冷后浑”母本园。2011年,田云奇高票当选村支书,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鼓励村民种植“冷后浑”,打造品牌。

“一开始都没有信心,他心太大了”“吹牛不打草稿”……当年,大多村民半信半疑,只有少数人敢踏出这一步。

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眼光独到的田云奇,用良种茶母本园里的枝条建苗圃,把茶苗免费发给村民种植。茶园、苗圃里除草、追肥、采摘、修剪都交给年纪稍大的村民,只要天气合适,几乎每天都有10多人在这里做事,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2015年以后,农场每年为村民支付的工资总数就超10万元。

“一来是为了保障茶苗的品质,二来是为了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几年下来,农场先后无偿为村民提供茶苗10万多株。

“以前喊我们种茶叶的时候,我们都担心土里都种茶不种粮食,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现在收入可观了,可以拿钱买米让人送到家门口来,不愁没有饭吃。”该村11组村民莫益彦和女儿在自家茶园里一边采茶一边感慨。

莫益彦家有12亩土地,以前这些地里全都种的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只够温饱。现在,这些地里全都种上了“冷后浑”,每年收入能有5万元。

1_37da6ef29b87472b98726c0eadfdc549_副本.jpg

楠木茶园

如今,楠木村家家户户都种有“冷后浑”,每年每亩茶可获收益20000余元。全村更是在2016年就成功实现整体脱贫。

今年很多农产品都受疫情影响,收入很不稳定,但楠木村的茶叶销售不减反增。“刚开始还担心茶叶不好卖,但是采第一次春茶售出后,就打消了我的顾虑。我家里都卖了两万多块钱,说明我们的高端红茶是经受得住打击的。”带领全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田云奇终于完成了他当初的心愿。

目前,楠木村在奇景家庭农场的直接带动下,已发展茶园3千多亩,每年可为村民带来超过500万元的收入。

“冷后浑”香气高爽、兰花香浓郁,滋味醇厚,浓酽而不烈、回甘而不涩、余味悠长。2018年,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东湖茶叙时,“利川红”为世人瞩目,经媒体报道后一夜刷屏,走俏全国,而楠木村的茶园也挂上“国宾茶”的牌子。

如果说高标准茶园是茶产业升级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那么乡村旅游就应该是拉伸产业链条的主要着力点。“我们下一步就是要管好我们的母本园,继续走高端路线,并全面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走好‘茶旅融合’之路,增加茶叶的附加值。”田云奇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