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市:成长或仍是下半年市场主线,短期关注低估值!

发布时间: 2021-10-09 15:58:13 来源: 市场资讯

原标题:一周观市:成长或仍是下半年市场主线,短期关注低估值!来源:中信保诚基金

宏观

短期关注低估值板块交易机会

中期继续关注高景气板块

国内方面,7月经济数据全面低于预期,8月PMI进一步放缓,既有经济内生动力走弱的原因,也有疫情、灾害带来的暂时性扰动。政策是否有进一步的全面宽松,还需进一步观察经济运行,10月政治局会议可能是重要信号释放点。

目前市场对稳增长的预期有所升温,预计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加速,基建或将对冲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中报行情结束后,前期热门赛道进入休整,随着稳增长预期提升,基建链、金融地产链等低估值板块近期表现强势,市场表现为风格再平衡、高低切换、大小切换状态。在风险偏好相对平稳,增长放缓可能超预期,国内外流动性相对宽松格局下,以寻找结构性机会为主。

海外方面,8月美国非农数据大幅低于预期,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走弱并非内生性原因,同样是受到疫情、灾害扰动,预计联储taper时点仍在年底。

成长或仍是下半年市场主线,但短期市场风格再平衡,可关注:1)产业周期向上高景气度的科技成长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光伏;2)供应偏紧受益于能源转型的上游资源品,如化工、有色、煤炭、钢铁等,以及成本压制缓和,基本面有望改善的传统制造:工程机械、水泥、家电等。

债市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利率短期震荡为主

国内方面,7月经济和社融数据整体走弱,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加,PPI高位徘徊,中下游企业利润承压。政策方面,央行坚持稳字当头,8月MLF小幅缩量续作,且月末加大公开市场净投放,显示出对流动性的呵护。资金面方面,8月末资金面有所收敛,银行理财摊余成本法监管加强导致部分品种信用债抛压有所加大。

总体看,经济下行压力大,货币政策中性但财政政策边际有所放松,预计短期利率债偏震荡;信用策略上,稳中趋宽的货币环境和结构性紧信用环境利好高等级信用久期策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会对二级资本债、永续债、非公开公司债和PPN造成冲击,其他长久期信用债短期也会承压,资质方面继续保持谨慎。久期方面,短端配置价值弱化,静待摊余成本法理财新规对银行资本债冲击过后3-5Y高等级信用债的机会;转债方面,把握政治局会议的产业引导大方向,如高端科技制造、国产替代制造、升级技改制造、新能源制造。

热点关注

北交所设立: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助力中小创新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交所上市资产比“双创”资产“更早、更小、更新”,意味着赔率相对更高,胜率相对更低。北交所的合格投资者被期望降低换手,长期持股,但市场预期资金门槛不会高于目前的科创板(从科创50的表现来看,今年1-8月的年化换手600%-700%左右)。因此,北交所能否获得科创板目前的流动性,更需要关注投资标的相对“双创”是否具备稀缺性;“双创”合格投资者门槛有望进一步降低,为市场带来结构性增量资金。

有色金属:近期有色金属涨幅较大,中报对其业绩有所兑现。当前PPI和具体金属价格仍处于高位,Q3业绩大概率来说业绩也会不错。工业金属方面,关注铝相关上市公司。疫情管控叠加限电限双高项目,国内各企业目前受影响明显,电解铝供给持续压制,下游加工企业以刚需规模采购为主。长期来看,仍然关注新能源汽车需求相关的锂钴稀土等小金属领域:新能源车进入市场化驱动时代,需求增长快速。近期拜登宣布美国新能源车目标,设定到2030年所有新车中零排放车辆占到一半的目标,锂、稀土价格继续上涨。稀土供应面持续紧张,后市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贵金属方面,美国近期议息会议释放偏鸽信号,提振黄金避险需求。

基建: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加码稳增长政策,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整体稳定,上半年财政资源后置,为下半年的财政政策留有较大空间,财政政策的跨周期调节有所体现。下半年专项债加快发行对基建的支撑力度有望再强化,基建增速有望回升。

互联网:目前港股互联网已处于底部区域,政策预期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期基本结束,增速面临降档,我们需要更理性地看待互联网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回到之前的高估值水平。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很多公司估值水平和未来几年增速已经很匹配。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非基金宣传推荐材料。上述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不代表中信保诚基金立场。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业绩不构成任何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购前请认真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匹配检验,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