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低碳环保责任,蓝月亮获广州市首张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

发布时间: 2021-10-01 08:59:07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在当今营商环境中,企业在不断深化自身战略布局驱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从根基上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广州日化企业的龙头代表,蓝月亮集团在产品研发、生产及企业发展中坚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彰显了企业担当。

8月25日,广州市首张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举行发证仪式,广州市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月亮”)获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检集团”)颁发评价证书,系惟一一家入选的日化产品生产先进企业。

广州市碳标签体系研究及试点示范项目由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国检集团作为评价机构,根据“生产终端产品、出口量大和业内知名”的原则,在广州市范围内选定了7家企业开展产品碳标签试点评价。

为产品贴上“碳排放”身份证

碳标签推广正成趋势

当下,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碳标签作为一种推动产品碳减排的有效工具,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2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开始制定产品碳标签的推广活动。

碳标签是指单个商品在从原料开采、原料运输、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再到最后的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或其中部分阶段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国检集团表示,碳标签就像为产品贴上了“碳排放身份证”,能够让普通大众直观获得产品碳信息,起到消费引导作用。

据了解,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于2020年起便开始布局、研究和跟踪,并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广州市碳标签项目。对此,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助理刘韬在会议上指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政治中心话题,发达国家逐步开始征收碳税。广州作为我国重要的进出口产品贸易基地,碳标签项目的开展恰逢其时,通过建立碳标签制度,梳理碳标签评价准则,帮助企业梳理产品上下游的碳排放情况,能够帮助企业在绿色贸易大潮中站稳脚跟。

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世界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碳标签作为一项动员全民参与低碳生活的有力举措,通过消费者对于减碳产品的选择和购买,能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节能减排,从而促使全社会双碳目标早日达成。

选择碳标签,对企业来说,是社会责任,亦是产品价值。蓝月亮副总经理徐玉玲在会议上表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不仅是国家的承诺,也是每一个行业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中国知名家庭清洁解决方案提供商,蓝月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担低碳环保责任,踊跃参与此次碳标签评价工作,为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获颁广州首张碳标签评价认证

蓝月亮做对了什么?

碳标签评价认证,是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进行碳足迹的测量和认证,考验的是企业在减排方面的长期成效。获颁广州市首张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正是对蓝月亮在低碳环保领域所做的努力与成果的肯定。

一直以来,蓝月亮持续践行“产品(服务)更卓越、环境更友好、社会更幸福”的ESG行动原则,切实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融入到日常业务的运营中。据蓝月亮ESG报告显示,在绿色产品方面,蓝月亮注重研发和技术创新,从产品研发设计的源头高度重视产品的环保性能,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目前,蓝月亮主要洗衣液类产品通过了中国节水产品认证,90%以上的产品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此外,蓝月亮一直在全力推广浓缩产品。浓缩产品具备仓储面积更小、运输成本更低、包装废弃物更少、碳排放量更少等诸多环保价值。蓝月亮是洗涤行业中率先研发与推广浓缩产品的企业之一:2015年,蓝月亮推出国内首款计量式泵头装“浓缩+”洗衣液——蓝月亮机洗至尊;随后又于2018年升级推出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该产品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第5批绿色设计产品”名单。蓝月亮还将浓缩理念贯彻到其他产品的开发中;2019年创新推出浓缩型餐洗科技产品——天露餐具果蔬洁净精华;2020年,再度加码推出浓缩柔顺剂。通过不断创新升级,蓝月亮持续引领行业迈向绿色环保的浓缩时代。

在绿色生产方面,蓝月亮秉承“源头预防,全程控制”的环境管理体系方针,在各环节始终坚持工厂集约化、原材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及能源低碳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更加绿色环保。也正因此,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至今已连续4次被评为“广州市清洁生产企业”及“粤港清洁生产伙伴”。2020年,蓝月亮(重庆)有限公司还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认证领域,下一个十年将是碳标签认证发展的十年。碳标签有望成为未来低碳发展的主流。作为日化行业的领导品牌,蓝月亮表示,未来将继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持续推出节能低碳产品,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并强化碳排放管理。另一方面将继续以推动全价值链的绿色低碳为目标,与合作伙伴构筑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合作模式,寻求合作共赢,携手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文中提及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