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如歌》|寻找苏和:“沙漠愚公”和他的3500亩梭梭

发布时间: 2021-05-30 10:59:31 来源: 银华理财家

抱团股大幅回暖,王者归来还是回光返照?黄燕铭、洪灏、刘彦春、曹名长、王庆、侯昊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名额有限,报名入口】

谁是苏和

2014年,因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治沙的突出贡献,苏和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也正是从这一年起,苏和这个名字才逐渐被公众熟知。而于阿拉善人来说,这个名字已经陪伴了他们近20年。

2004年,时任阿拉善盟政协主席的苏和,主动要求提前退休,回到黑城治沙种树。“我出生在额济纳胡杨林里,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并长期在这里工作生活,曾担任嘎查生产队长、苏木副书记、旗长、旗委书记,和额济纳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57岁时,他提前退休,带着老伴回到了家乡黑城脚下,在这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开始了种树生涯。这一扎根就是17年,他化身“大漠胡杨”,为黑城挡风固沙,被媒体称为“沙漠愚公”。

为什么是黑城?

黑城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沙漠深处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北方沙尘暴的最主要的沙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遗址。干旱的气候让历史的文明在这里驻足,不断加剧的荒漠化也让这座古城面临着消失的命运。

当过政协委员的苏和,对古城的价值和沙化的趋势有深刻理解。如果不及时治沙,黑城将永远消失在这片茫茫沙漠中。他想为子孙后代留下古代文明的印记,也希望保住这片土生土长的家园。

两个人17年3500亩梭梭林

从2004年到2021年,17年间,苏和和老伴一共种下了9万棵梭梭苗,3500亩的梭梭林筑起了一道宽500米、长3公里的生态屏障。

沙漠的夏天最高气温40多度,地表温度高达80多度。苏和老人每天凌晨4-5点便起床种树,中午无处休息,就挖一个沙洞躲避烈日,到了下午,趁天气稍凉一点时,给梭梭浇水,检查网围栏,赶骆驼,灭老鼠,一趟下来要走十几里的路。出门时背的5斤的水壶,等回来时,已经喝得一干二净。

除了高温,极度缺水是摆在老人和梭梭树面前另一个难题。额济纳旗的平均水位是9-10米,地势稍高的地方就没有水,打井需要两三天才能出水,遇到故障则需要一周。为了维持梭梭苗的生长,老人开着一辆货车给梭梭苗浇水,每年2-3遍。十多年期间,用坏的车轱辘已经堆满了车棚,车身也已经在风吹日晒中变得斑驳陆离。

2018年,苏和老人不小心被割草机绞伤了腿部,不幸失去右腿。但装上假肢后,他就坚持重新回到了这片梭梭林。这一年,他已经是71岁的高龄。

不断壮大的治沙队伍

苏和老人刚到黑城时,并不擅长种梭梭,由于缺乏经验,梭梭成活率很低,长势不好,一度让他非常灰心,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也动过回家的念头。但看着被烈日晒得发干的梭梭苗,他又放弃了这个念头。

光阴如梭,苏和的坚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很多人加入到种植梭梭树的队伍中来。起初是他的家人和朋友来这里“义务劳动”,十几个人挖坑、栽树、做饭,连10岁的孩子也跟着一起抬水。后来,当地人也加入进来,苏和自费雇佣工人种树。从选苗、选地,到种植、养护方法,他都亲自传授和指导。这套方法,让梭梭成活率提高到了80%。

这片茂密的梭梭林,不仅留住了苏和老人,也留住了古城遗址。经过不懈努力,近年来黑城风沙明显减小,淤积在黑城上的沙子高度降低了两三米。

防沙治沙 我们在行动

受苏和精神的鼓舞,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防沙治沙行动中。银华基金自2017年起在额济纳旗累计种植超400亩梭梭树,每年组织员工到额济纳旗参与种树。守护家园,人人有责,每一个细微的行动,都因为坚持而变成壮举。积小成多,聚沙成塔,防沙治沙,额济纳旗的每个人都是苏和,为防止气候变化贡献社会责任的每个主体都是苏和。

5月28日,由银华基金和新浪财经联合出品的《坚持如歌》系列人物访谈纪录片开播,纪录片共5集,讲述了5个关于坚持的人生故事,致敬在平凡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光荣与梦想的人。第一期《寻找苏和》今日上线,这段义务植树17年的故事,将被更多人知晓,这种名为坚持的精神也将为更多人所传承。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净值会因为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详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基金的具体风险请查阅招募说明书的“风险揭示”章节的相关内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