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报国寺;别了,那些关于“钱”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9-12-31 14:49:22 来源: 央视新

说起中国古币、银元以及外国钱币的收藏,北京的报国寺收藏市场绝对首屈一指。然而这个拥有22年历史、曾经全国钱币最大的集散中心即将“落幕”。

日前,报国寺收藏市场对商户下发通知,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对原有承租的商户不再续约租赁,这也意味着拥有22年历史的报国寺收藏市场进入闭市倒计时。消息传来,着实让不少收藏爱好者和经营商户感觉有些不舍,对于驻守报国寺多年的罗先生也是如此。

罗先生:入行超10年,最开始挺难的

从地铁7号线广安门内站出来,向北望去,报国寺的牌楼和山门十分显眼。走进寺院大门,红墙灰瓦、古树参天,钱币馆、文献资料馆、连环画馆等不同收藏类别分布清晰,零零星星有顾客进出。

罗先生经营的店面就在钱币馆进门后的第二家,今年33岁的罗先生,入行已超过10年。

△店主罗先生

作为福建闽西人,罗先生首次接触银币是因为当地的风俗习惯,“老家娶亲时要用这个,去买、卖的话,都可以产生价值。”后来,发现自己对各类钱币比较感兴趣,便入了行。

最开始的几年,他多在老家或者南方搜罗各类钱币,“早期的话,跑中部地区,江西、湖南这一块比较多,最开始挺难的。”2010年,罗先生来到了报国寺。

△ 罗先生店内的钱币展柜

起初,没有鉴定机构辨别真伪,生意只能从熟人开始,“比如说你的朋友知道一个人比较可靠,或者说他有一定的基础经验,朋友会介绍他来找你买。”

△ 报国寺的中国钱币馆

“这个地段挺好,地铁这么方便,而且环境也很好。”一年多的摆摊经营之后,罗先生租下了门面,而这一呆就是7年。对于货柜里的钱币,罗先生如数家珍。

每一枚钱币的背后都有故事

“‘袁大头’比较常见,龙洋的价格会高一点,价格也会有一些波动,这种东西得看个人。”

△ 罗先生展柜内的民国钱币

在熟人买卖之后,为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鉴定”成为一种必然。“我们那时候最早是把钱币寄到美国去,后来国内有了代理,才方便了很多。包括现在的这些钱币,既有国外机构鉴定的,也有国内机构鉴定的。”

△ 罗先生店内经过国内外鉴定机构鉴定的钱币

除了银元,纪念币和纸币在罗先生的藏品中也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个60年代‘贰圆’的,现在可以卖到2000多块钱;这个2008年的奥运钞一张市场价在3900到4000之间。”

在柜台里,有很多银元看起来像是“生锈”的样子,罗先生解释道,“这种是属于包浆了,因为以前老百姓的保存方式不像现在这样完善,只能放在罐子里面,然后埋在自家的后院。有些地方比较潮湿,久而久之,它就长出这样的包浆了。”

“其实不影响销售,我们可以用化学反应把它去除掉,但是一般钱币上的东西,都会有故事,你不知道上一个拿着它的人是怎么保存的。”

而说到最有故事的钱币,罗先生笑着打开了柜台内侧、电脑桌下的保险柜,“这个是在红色革命根据地瑞金淘来的。这两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钱币,一个1932年,一个1933年,1934年就到陕西了。这两个不舍得卖,要摆在保险柜里面。”

报国寺收藏市场将于明年关闭

11月25日,报国寺收藏品市场有限公司向商户们发布了不再续租的通知,根据合同到期日不同,从明年1月开始,会陆续有商户退出市场。据悉,报国寺收藏市场将于明年关闭,在升级后,这里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场所重新开放。对于离开报国寺,罗先生谈起来很豁然,“我的合同到3月,而且会给10天的腾店时间。我现在打算先回家过年。”对于之后的生意,罗先生表示,“我老家有店,别的地方也有店,有可能我不在这边,我就派别人过来。”

来这里的顾客,多是钱币“发烧友”,谈到报国寺收藏市场的“落幕”,家住崇文门,2016年退休的杨爷爷面露惋惜,“这样,就少了一个玩的地方。”

对于从小收藏钱币的张先生也是一样,“挺可惜的,我2010年过来的时候还有很多地摊,但现在好多都搬去马甸了。”

△ 光顾罗先生钱币店的顾客

别了,报国寺

报国寺算是北京最早的正式的古玩市场,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藏家好多都是从报国寺起家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报国寺重启文化市场,以古钱币,邮币卡,各种杂项为主要内容。

△ 报国寺收藏市场院内

1997年,报国寺内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钱币博览会,同时报国寺收藏市场也正式宣布开业。一个以古钱币、连环画、徽章为主的收藏品市场逐渐形成,成为了一代北京人的记忆。

2006年,报国寺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进行改造,报国寺市场撤销地摊,以展馆为中心。

或许今后,这里将成为一段传说,仅在收藏爱好者的讲述中,才能一窥当年的兴衰传奇。

△ 报国寺收藏市场外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日报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