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燕归“强磁场”:利川市“暖心行动”工作扫描

发布时间: 2020-05-21 19:09:40 来源: 中国利川网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张宝训 蒋姮

5月19日,利川市发布《关于选调利川籍在外公职人员回乡工作的公告》,向利川籍在外工作的在编在职人员发出“邀请函”。

这标志着2020年利川市“暖心行动”拉开序幕。

让子女忠孝两全成可能,让夫妻不再相隔两地……利川市实施“暖心行动”,为人才回流开通“绿色通道”,打造燕子归巢的“强磁场”。2019年,该工程在公安、教育、卫健系统成功试水,吸引44名优秀人才回乡工作。

44人变身“归来燕”

“你再不来利川,我们就分了吧!”去年1月23日晚,电话那端,女友的话,像一把锥子,扎在朱勇心头。

朱勇是重庆奉节人,他和女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女友回利川上班,朱勇则到奉节县人民医院工作。三年间,朱勇只能每月到利川看望女友。为了解决两地分隔,朱勇甚至动过辞职的念头。

去年下半年,为解决“两地分居”和“子女在外”等问题,利川市推出“暖心行动”,在公安、教育、卫健系统试点,利川籍以及其配偶、子女在外工作的在职在编人员,可以申请回利川工作。

去年11月14日,他和女友结束爱情长跑,走进婚姻殿堂。朱勇递交了调动申请,今年初,他接到调动通知,正式到利川市人民医院报到。

朱勇迅速适应新环境,工作独当一面。

赶上“暖心行动”列车,来到利川工作,朱勇告别了两地奔波。2019年,通过“暖心行动”,44人从四川、广东等7个省市回到利川工作。

从四川巴中市南江县税务局回到利川市南坪乡政府工作,刘林波实现建设家乡和照顾家人“两不误”;“父母体弱多病,当儿子的想陪在他们身边”,杨华平选择从新疆乌鲁木齐回到利川;去年10月25日,覃剑从北京市昌平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调到汪营派出所,找到从未有过的归属感……

人才回乡“一线牵”

社会经济要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利川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取得飞速发展,但人才匮乏依然是发展瓶颈之一。

据介绍,全市公安机关面临警力不足的现状,难以达到公安部规定的警力配备标准;卫健系统里,全市乡镇卫生院有编制数1022个,由于招不到人才,仅705人在编;利川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陷入“招不进、留不住”的怪圈……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发展。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为人才的脱颖而出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利川市一直在如此践行人才战略,打造人才强市。

为弥补人才缺口,壮大城市发展智慧库,利川市扎实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注重招才引智。其中,“暖心行动”应运而生,向优秀人才抛去“橄榄枝”,吸引他们回乡建功立业。

一边是思乡心切的游子,一边是求贤若渴的家乡,“暖心行动”创新机制、突破壁垒,在两端之间牵线搭桥,助力人才回流支持家乡建设。

今年,利川市“暖心行动”扩展选调范围,利川籍在外工作的在职在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川籍人员的配偶、子女或子女的配偶在外工作的在职在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均可报名。

多措并举“暖燕巢”

“组织关怀无微不至,甚至小到表格,同事都帮我填好了。”利川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副所长杨蓥,十分感激。通过“暖心行动”,杨蓥从神农架林区下谷派出所调回利川。

“让好钢用在刀刃上”。考虑到杨蓥有丰富的基层经验,利川市公安局针对性地安排岗位,将他调入东城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

疫情期间,杨蓥认真检查过往车辆。

今年疫情期间,杨蓥像一颗钉子坚守在防控岗位。杨蓥当兵时接触过网络工程,有一定的计算机功底。他学以致用,自主研发“利川市出入人员信息查验系统”小程序,运用于高速公路卡口和火车站出站登记,不仅极大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还实现了全国入境人员自动预警。

“暖心行动”不仅让杨蓥回到家乡工作,还给他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岗位上干出一番业绩。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杨蓥入选2020年第一期“恩施楷模”。

引家燕还巢,促人才回流。全市通过激励和保障等系列措施,营造家的氛围,让“暖心”实至名归,做好“后半篇”文章。针对工作突出、表现优异的,组织上给予表彰,肯定其成绩。

利川市引才之后继续“暖”,让返乡人才“心”更热,激发他们建设家乡、干事创业的激情,带动更多人热爱利川,发展利川。

5月8日,覃剑在学校执勤。

覃剑从北京调回汪营派出所,在同事传帮带下,很快就熟悉了业务。生活上,单位提供宿舍,让他拎包入住,无后顾之忧。

在医院,同事们很照顾朱勇,业务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生活上也是处处关照。回到家,迎接他的是,妻子做好的满桌饭菜。“利川,处处都是家的温馨。”朱勇脸上洋溢着幸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