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汉剧院将共推汉剧申报世界“非遗”

发布时间: 2021-03-27 16:49:29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3月26日讯26日晚,为期5天的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暨汉剧流播主要地区优秀作品展演在琴台大剧院闭幕。五省六大汉剧院团“回娘家”演大戏、论发展,在一次次相聚中对汉剧这一剧种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共识,各剧团将携手推动汉剧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省院团携手推动汉剧申报世界“非遗”

汉剧在武汉发源、发展、成熟,在近400年历史中流播至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剧种。

汉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现场。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武汉汉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黄朗表示,从2019年发起组织首届汉剧艺术节,到此次举办全国汉剧研讨会暨汉剧流播主要地区优秀作品展演,五省汉剧院团共同推动剧种发展的认识更加明晰了:“从最初的剧目展示,到今天的研讨会,合作、探访,活动更加多元,汉剧跳出了地区的限制,第一次站在了剧种的角度来展示和推广、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特色。汉剧在不同地区的流播过程中融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使得今天的汉剧艺术表达更丰富,展示了汉剧旺盛的生命力,更坚定了汉剧人的文化自信。这次活动也邀请到全国戏曲界专家来研讨,汉剧如何传承、发展、创新,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如何去挖掘剧种的艺术价值,推出更好的作品,培养更好的人才,做好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黄朗透露,此次活动中五省院团也达成了不少共识,今后有望定期举办汉剧流播区域优秀作品展演,站在剧种的发展角度考虑剧目创作、理论研究和人才交流,“汉剧发展空间更大了”。

李仙花(右一)、王荔(中)、彭玲(左一)演唱《我和我的祖国》。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目前,由武汉、广东共同发起,湖北、广东、福建、湖南、陕西五省汉剧院团联合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已经进入筹备阶段,多地均已组织工作专班,收集剧种材料,下一步将尽快将联合申遗提上日程。

同根同源,五省汉剧人抱团发展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广武说道:“五省汉剧是根出一源,花开五朵,有着四百年的历史,又有独特的韵味,今后更要抱团发展、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回顾此次活动,他表示:“五省汉剧院团的集中展演,给了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看到了大家的共同点,也看到了对方所长。专家们的研讨,涉及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市场开拓、剧团管理多方面的内容,我们收获非常大。”在武汉感受到这个汉剧“娘家”的戏曲氛围,他感慨:“武汉不愧是全国闻名的戏曲大码头,戏迷特别热情,叫好非常专业,素质都很高,每一场演出气氛都很好。活动中也了解到武汉有很多民间戏曲社团,他们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喜欢汉剧。”张广武透露,今后五省院团将联合推动申遗,目前广东已经积极开展了前期的资料收集、采风活动,还将更好地联合五省院团一起发力,共同推动剧种的发展。

陕西省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院长袁小龙表示:“陕西地处长江上游,来武汉参加活动就像回家一样,作为一个汉剧人我感到非常激动,也希望能把这样的活动固定下来,让汉剧人能够定期交流。”

看演出看电影,戏迷过足了瘾

闭幕式演出汉剧《王昭君》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5天里,7场汉剧演出在琴台大剧院、珞珈山剧院、洪山礼堂等剧场展演,既有《宇宙锋》《状元媒》《王昭君》等传统大戏,也有《我娘是片钥匙》等新创剧目,更有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带来的名家名段演唱会。全国汉剧名家汇聚,武汉的汉剧迷们过足了戏瘾,有戏迷为看演出在剧场门口守候6小时,也有戏迷一路追随各个院团。看了多场汉剧流播主要地区优秀作品展演的谢林说:“此次参演的作品质量很高,有经典剧目也有创作剧目,各汉剧流派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场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剧场外,60余场汉剧电影在CGV星星影城武汉天地店,汉口江滩以及新洲、江夏、蔡甸、汉南等地放映。由湖北电影制片厂最新修复的高清版上世纪70年代汉剧电影《二度梅》等经典作品登上大银幕,吸引了来自长春街小学、武汉六中致诚中学的数百名师生观看。

(长江日报记者万旭明 范雅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