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基金姚志鹏:做投资不太看历史战绩 要看你投了几个经典之战到底给国家创造多少就业多少税收

发布时间: 2021-09-10 16:58:56 来源: 财经自媒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嘉实基金姚志鹏:我所经历的新能源十年

来源:读数一帜

“早期挖掘的牛股,绝对不可能想到它会涨100倍。但是如果觉得它会赢的话,市值多少不是重点。能源领域最后赢家会拿走所有人的钱,只要它坚持走到那一步。”

文"郭楠

编辑|黄慧玲

算法时代,信息在不断加速,仅仅半年之前,算法推送给每个人的还是茅台YYDS,半年之后,朋友圈、社交媒体、自选股、新闻、直播、电梯广告,新能源无处不在。

市场热点加速切换,让人看不清楚趋势和变化。人们看到SpaceX,看到路上越来越多的特斯拉,一年9倍的股价,而这些眼前正在发生的,都源于曾经被人忽视的每一个改变。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新能源的时候,《读数一帜》专访了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聊了聊从十年之前到现在,从并不热门行业的研究员到规模近300亿的基金经理,他所经历的新能源十年。

姚志鹏的代表作为2016年4月开始管理的嘉实智能汽车股票,在光伏、新能源车领域挖掘了众多牛股。

如果要问,此时此刻,新能源还能上车吗?本文没有答案。希望通过本次对话,分享一位职业投资人对于新能源行业,基于长期视角的调研经历和思考。

以下是部分观点摘录:

长期来看这个行业肯定是有前景的,行业内生的东西肯定能成,我的任务就是等待,等待行业成功,并且在里面找到最有价值的公司。

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将来都是奔着千亿、万亿去的,那时候大家不相信制造业,觉得肯定是忽悠人,现在已经实现了。

早期,我们研究锂电池产业没有优秀的公司,但是我知道这个行业一定要发展,所以我一直在等,等到最重要的公司出现。

当时光伏行业也有很多很优秀的企业,他们在做完全不同的事,比如多做点利润,最近缺货了商量集体涨价,一想这个事公司就平庸化了。

人很重要,一家企业在朝阳行业里,有一批牛人,就是你在等的那个公司。

我们投股票,要符合什么标准?就是有一天把股市给关了,那时候你手里的股权就变成了一张纸,明天也没有傻子来买了,现在开始这个公司有没有人愿意要,如果有肯定是好的投资,如果没有,那就是你在二级市场博傻。”

我跟团队明确,做投资不太看历史战绩,要看你投了几个经典之战,到底给国家创造多少就业,多少税收,如果投的企业创造的越多,说明你水平越高,证明你的方法肯定是对的,你将来长周期的投资能力肯定越强。

所有的投资最后在长周期要有一个终极依托,不是什么缺货挣一笔,一定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以下是对话实录。

我的任务就是等待

《读数一帜》: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新能源?

姚志鹏:2010年我在嘉实实习的时候就开始研究锂电池,还研究半导体材料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东西。我毕业论文在清华写的是中国光伏风电比较研究,关于中国光伏风电怎么演变,当时觉得光伏在中线上空间比较明确,但是行业面临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体化企业后面专业化道路怎么走。

我正式入职是在2011年,当时光伏比较火,但是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好多公司明显基本面出现了问题,所以我当时看空,作为研究员给出了卖出建议。

《读数一帜》:行业发展遇到问题,有没有考虑换个方向?

姚志鹏:我那时候也很苦恼,要思考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前途,如果长期没有前途我就会去换行业,看医药、消费、电子,没必要天天搞得自己很勤奋,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

我当时调研和思考了很多,长期来看这个行业肯定是有前景的,国家不会让这个行业倒下,行业内生的东西肯定能成,我的任务就是等待,等待行业成功,并且在里面找到最有价值的公司。

开始看到希望是在2013年,激动得不得了,觉得这个行业终于要迎来转折点了。光伏在2013年到2015年市场上没有几个人买,到2016年慢慢市场开始关注,然后才有现在这些事,以及碳中和。

《读数一帜》:转折点是什么?

姚志鹏:2012年到2013年,一大批光伏企业都快要破产了,我们突然听说企业竟然要加班。本来还想着要不要换行业呢,突然他们说元旦不放假,这就是行业的重大转折点。

《读数一帜》:在转折点到来之前,为什么笃定这个行业有前途?

姚志鹏:找成长投资需要先找产业趋势,未来5—10年的重要方向,理论上这个行业空间不能小,能源肯定符合,世界财富500强公司里前20名除了老大沃尔玛,很多都属于能源领域。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美孚、英国石油都是资源型的,资源型的特点是一家公司不可能征服全球。但是如果变成新能源,比如说太阳能是技术能源,技术能源意味着头部效应,最后赢的那个人会收割全球能源市场。所以当时很容易想到太阳能,还有电动车。

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在于,初始成本几乎是一切成本,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比如购买新能源汽车10万元,基本上全生命周期就是10万块钱,加一点点边际成本,类似的还有太阳能电站。而化石能源无论是汽车,还是发电站,初始投入占比不高,油价一涨汽车使用成本升高,煤价一涨电价飞,相当于后端是波动的,前端占比小。新能源是前端固定,前端是技术,技术越进步前端投入越低,人力增加技术创新迭代会加速。这意味着,当人类需要更多能源多的时候,如果能源从底层资源变成技术隐含的能源成本至少是可控的,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变革。

所以我们认为能源领域变革一定是很大级别的机会。当时就把所有技术可能演进来研究,我们深入到这个行业里去,把行业里面所有的企业基本都跑了,每一个环节龙头企业都去调研,包括董事长、车间主任、对手的车间主任都去深入接触。

《读数一帜》:有没有难忘的调研经历?

姚志鹏:当年我们最开始跑了很多地方,包括去格尔木。2011年8月份传闻国家要在西部振兴中国光伏产业,国家一声令下,我们马上飞到青海。那个时候飞机只能到西宁,西宁到不了格尔木,因为飞格尔木一个月的机票全部卖完了,我们只能在西宁截着那些新能源开发人员开会了解情况,时间特别紧张。

2012年我们去了格尔木,去看看当地到底怎么回事,光伏建设有没有难处,那个时候有很多难处是现在想象不到的,去看看行业是不是真的能够起来,听听专家对行业判断,到底谁家好用,哪一家在终端更有生命力,单晶多晶怎么选等等。

那个时候从飞往格尔木的飞机往下看,美感还不行,太阳能电池没有全建完,一片沙漠里一个黑色方块一个方块。当时说把柴达木盆地荒漠铺满电池板全中国能源供应问题就解决了。当然太阳能的魅力不在这个,其魅力在于分布式,有一天在我们的建筑屋顶上建起来。那段时间已经跟踪了好久某光伏企业,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认为它未来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公司。

《读数一帜》:什么时候觉得要有能源革命?

姚志鹏:基本上到了2014年前后,我们有比较强烈的感觉,能源革命一定会发生。

2015年,我在当时说,牛市拿着一堆互联网+讲故事是瞎炒,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将来都是奔着千亿、万亿去的,那时候大家不相信制造业,觉得肯定是忽悠人,现在已经实现了。

总结起来,就是看到了最终那个方向,然后去论证它,证明它。过程像科研,先去想,去研究、去论证,就是推演,说白了就是干点脏活累活,跟做实验一样,先有理论,然后去实验室,错了再调整。

此前我们想到了汽车的电动化,但没有想到智能化。坦率说,此前研究锂电池还是在消费端,2012年底特斯拉Model S季度销量突破五千辆,马斯克写了一封信,我们看了以后觉得电动车的时代肯定来了,锂电池是重要方向。到了2015年之后大家意识到,智能化才是电动车的未来。

早期锂电池产业没有优秀的公司,但是我知道这个行业一定要发展,所以我一直在等,等到最重要的公司出现。

早期也有一些重要公司,比如材料,但又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肯定是最核心的锂电池环节。在锂电池环节当年也有行业领先的公司,但是在调研、与企业家交流之后,我还是觉得他不是那个人。

找到最凶的那匹狼

《读数一帜》:如何判断他是不是那个人?

姚志鹏:就跟谈恋爱一样,不是那个人。

首先他对未来怎么看,如果只讲电动车大趋势、汽车电动化大未来这都没有意义,行业要怎么走,准备怎么干,将来如何战胜对手,企业家得有个大概的想法。如果老板稀里糊涂,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自己都没看懂怎么可能让员工看懂,统帅都没看到方向,下面兵是不可能看到方向的。

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稀里糊涂)。企业家没有看到未来,或者看到了,但是管理等很多东西明显跟不上。比如去一家企业的工厂里看,设备上都落着灰,生产环境很差,这是一个精密制造企业应该有的样子吗?

一个正面例子是某光伏龙头。企业一直照着当初描绘的路线图在走,中间有微调,说明老板当年就把未来想得很清楚。某锂电池龙头,可以根据管理层过往的历史去评估,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事情做成。

人很重要,一家企业在朝阳行业里,有一批牛人,就是你在等的那个公司。

《读数一帜》:什么时候是最佳买点?

姚志鹏:你要去等。例如某锂电池龙头,2019年初,我们跟管理层股东大会见面的时候,我们认为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后面就是买点,所以2019年基金持仓就有。年报以后我们更有信心了,它是最顶级的公司,企业家不逊色于年轻时候的任正非,而且更加柔和、能隐忍,他的思路非常清晰。我们评估认为,他们对未来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帮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我们的判断也需要时间去验证。不可能刚见第一面就一见钟情,这不靠谱,一见钟情是感性的,好的结束需要对公司经营持续的评估,相对要理性一点。

新能源历史上每个阶段,很多人在风口浪尖上投了很多公司,真正陪着走到现在沉淀下来的很少。

《读数一帜》:你早期挖掘了一家光伏牛股,当时想到会涨近100倍吗?

姚志鹏:绝对不可能想到它一定涨100倍。但是如果觉得它会赢的话,现在市值多少不是重点,能源领域最后赢家会拿走所有人的钱,只要它坚持走到那一步。

那个时候仅仅30亿市值左右,没有多少员工,市场充满质疑,当时只是觉得它是很有可能跑赢的公司,管理者在公司扩张中个人瓶颈能不能突破还要观察。站在当时的时间点,他们坚持的方向非常好,对于技术的打磨、对于管理的精进,老板在特别小的会议室里画技术路线图,去拆解应该往什么方向走,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

但也需要去验证,我们也怕被骗,因为他可能也过于乐观了。要去找无数专家,找公司的车间主任,包括它竞争对手的车间主任,去探讨技术到底是怎么演进的,研究完以后再去算模拟成本,计算和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不断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这家公司不光老板想得清楚,车间主任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工作目的都很清楚,而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还稀里糊涂的。他们是八十年代那批大学生,有着属于他们的理想主义,想的是如何做得更好,他们不在乎赚五个亿还是十个亿,重要的是把事干成,新能源就是要造福这个社会。

当时光伏行业也有很多很优秀的企业,但是在做完全不同的事,比如多做点利润,最近缺货了商量集体涨价,一想这些事公司就平庸化了。

总的来说,我们选这种大级别牛股的方法有几点:首先,未来的空间要大。包括新能源、新兴消费、新兴产业。它们空间很大,又符合未来国家产业发展趋势,符合普世价值观。其次,选好方向后再去想,谁是最凶狠的那匹狼。早期玩社交软件的时候,不止微信一个,小米也做,中国移动也做,最终肯定是最凶的那匹狼赢了。

企业老板就像那匹狼,成为头狼,看到方向,冲到位置,有猎物它带着狼群包抄,不能只有他自己,肯定是从团队到个人。这个过程需要持续跟踪,包括一步一步的战略迭代。

《读数一帜》:有没有一些失败的案例,比如企业没有长大?

姚志鹏:理论上如果按照我的选股标准,组合的复合回报率不会低于50%,但是目前年化回报率大概30%,与理想之间还有差距,在投资的过程中,有些公司半途夭折了,有的是挣点小钱出来了。

《读数一帜》:你是基金经理里面少有的具有实业经历的,对投资有什么帮助?

姚志鹏:我早期在外资企业的时候,先被派到韩国,用几个月时间研究一个工厂怎么运行,涉及工厂运维的各个环节,我知道一个好的制造业企业应该怎么管。所以去企业调研,如果这个车间主任还不如我,从这个角度就能感觉到不同企业的差别,不同团队的差异。

博弈没有意义

《读数一帜》:你更重视产业发展及企业家精神,而非股票能不能涨?

姚志鹏:有很多人买股票不是从企业家、从产业方向挖掘。有的人觉得能涨是因为下半年有人炒这个方向,有的人考虑商业模式,也就是道路优势论,比如认为消费先天比制造业高大上。消费股近两年有些股票炒起来了,根本没有道路优势,很多人都是惯性,想偷懒。

我们投股票,要符合什么标准?就是有一天国家把股市给关了,那时候你手里的股权就变成了一张纸,明天也没有傻子来买了,现在开始这个公司有没有人愿意要,如果有肯定是好的投资,如果没有,那就是你在二级市场博傻了,赌有人第二天被各种情绪裹挟,各种原因,所谓的能涨或者所谓的道路优势,你就是赌市场会给它高估值,本质上这个企业有没有人要并不知道,但是有很多企业如果不能在股市交易是不会有人买的。

《读数一帜》:从实业到金融,你理解的投资是什么?

姚志鹏:金融市场就是个资源调配工具。你投一家公司不见得要投现在的龙头,重要的是未来的龙头。

龙头有的是融资渠道,千亿光伏龙头退市了也能够从银行融资。但是在它市值三十亿的时候,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话,中国光伏行业现在在国际上就很平庸了。

我们要在关键的时候找到那些人。跟他合作,投资他,买他的股票,最终公司成功了,投他的股票挣到了钱,我们只是顺带成功了。市场上如果能持续产生这类公司,未来在更多领域浮现出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后半场会是全球化。

所以在价值观上不能忽悠。市场认为今年上游会涨,所以去买一堆上游,明年再炒下游。我认为赚钱的方式有很多,以我自己为例,当年如果没有进入资本市场,可能去新能源相关行业公司,早期研究的那批国内做材料的企业现在全部上市了,或者当个老师。做投资最有意思的是,那些企业家干成了他们想干的事,能源替代、汽车电动化,我们想干的事就是要识别这些公司,找出长期业绩非常好的,跟踪它,投资它,最终肯定能在资本市场上挣到钱。有一天你会发现一批特别牛的上市公司是你早期发现的,这些企业家是你一路陪伴成长的,这种感觉比赚钱有意思多了。

《读数一帜》:市场近期看好上游,你不太认可?

姚志鹏:我不喜欢。要从公司价值评估,而不是市场炒上游就去买上游。当它不涨就卖掉,这个没有意义。

新能源现在在风口浪尖,有的人去年还买券商,突然间就满仓电动车,这个趋势是最近半年才有的吗?几年前就布下了种子,只是最近半年开始兑现。那个时候不去研究不去买,现在去买不就是赌吗?大涨后觉得电动车估值高,主动切换别的板块,这都不是投资。

《读数一帜》:为什么认为这种投资方法不对?

姚志鹏:这个事短期可能可以,但我没见过有人能用这种方法赢五年以上。如果赌市场,终归有一天会陷入负循环。

这样做也没有意义,即使你预测对了可以挣钱,做长期来看对社会没用。不用侥幸,一定会出事的。对社会没用的投机倒把会面临行政干预,这样你干得好又有什么意义?护城河还在,最后城没了。

要明白政府长期鼓励的方向。决策体系里有很多水平很高的人,他们鼓励方向其实就是国家要经济发展,最后肯定要成为工业国。

《读数一帜》:为什么组合里没有整车企业?

姚志鹏:车我们会在合适的时间买。

车可能会出特别牛的公司,但我心目中的公司还没有出来。就像在波导还在的时候去识别谁是智能手机的王者很难。

这个领域还没有出现一个真正能看清楚的公司。一旦它把优势构建了,我们肯定会投它,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科技公司加入造车,华为是最有可能赢的,也有可能冲出来新的品牌。

《读数一帜》:管理规模逐渐变大,有没有面临更大挑战?

姚志鹏:需要更多人去挖掘,我希望未来组合里越来越多是以好公司为主,需要更多人一块去做。

如何挖掘?我跟团队明确,做投资不太看历史战绩,要看你投了几个经典之战,到底给国家创造多少就业,多少税收。如果投的企业创造的越多,说明你水平越高,证明你的方法肯定是对的,你将来长周期的投资能力肯定越强。

偶尔买对某个股票,运气好看准某赛道,可能是幸运,但不是长期可持续的事。

我觉得投资就在于一直能看到新鲜的东西,去找到它、识别它,投资挺好玩的。

《读数一帜》:如何看待碳中和?

姚志鹏:碳中和是国家大的战略,咱们有国际交往的需要,即使没有决策层的决策也是这个时代应该发展的。国家不会补贴碳中和,所以你看它在光伏、风电平价之后才去提,为什么这么干?国家很清楚。

另一方面,中国在碳中和方面恰恰有优势。在光伏、电动车领域,中国是最大的赢家。看历史你会发现,各国之间的博弈,经济的演进,背后都有其核心优势。

所有的投资最后在长周期要有一个终极依托,不是什么缺货挣一笔,一定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所以我们的大方向肯定是在能源变革、信息技术等方面,资本市场长期也是这个方向。

我在德国旅游的时候遇到出租车司机,提到中国深圳,司机说:“我知道深圳,BYD。”通过这个事能看出来,中国企业里面最终肯定会走出来很多全球性企业,他们会说我的车里电池是CATL,就像芯片的Intel inside。

股民福利!金牛、茅台、手机……任务“豪”礼,等你来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