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眼中的2021&2022(下)

发布时间: 2022-03-05 18:58:56 来源: 市场资讯

回望2021年,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指数化投资越来越受到投资者认可。2021年新成立股票ETF产品254只,数量超过2019年和2020年两年的总和;发行规模合计达到1807.44亿元,同样刷新记录(wind数据)。随着ETF迅速扩容,权益ETF的总规模也创下历史新高。未来行业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2021之量化

高速发展火热出圈

01

#2021年投资感悟#

2021年总体看小市值股票相对占优,市场热点切换较快,量化投资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量化私募得到了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这种资金聚焦和策略趋同的背景下,也发生了一些波动。这一年的历程,既对于量化投资形成了很好的推广,也让市场更理性地看待不同的投资方法。

在我看来,量化投资一定要在基本面投资逻辑的基石上才能行稳致远。不忘初心,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把握坚实的投资逻辑,通过科技手段来强化投资能力,这是我坚定信仰的量化投资之路。

02

#2022年投资展望#

展望2022年,专精特新、元宇宙、“新能源+”等领域都将有广泛的投资机会,量化投资将充分发挥其在广度上的优势,通过纪律性的约束来克服人性的弱点,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强组合优化,从而实现更优性价比的投资。

01

#2021年投资感悟#

2021年以来市场风格的轮动相对频繁,上半年小盘板块呈现更强的趋势,下半年以来大小盘风格出现了多轮快速的切换,整体来看小盘风格全年收益属性显著,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指数全年收益达到20.52%,而同期大盘风格的沪深300下跌5.20%,收益差超25%;价值成长维度方面来看,全年市场风格相对均衡,价值、成长收益相对收敛,表现差异不大。行业方面,全年市场同样呈现出较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双碳”目标催化下,电新行业估值、盈利齐提升,迎来“戴维斯双击”,全年表现位居全行业第一;受益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化工、有色、煤炭、钢铁等周期中上游行业表现紧随其后。

02

#2022年投资展望#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市场可能大概率会呈现出风格均衡的状态:

风格表现收敛的动力之一是相对估值从分化到收敛:从估值分化度的角度观察,经历了2019年-2021年风格极致分化的状态后,当前市场整体的估值分化无论是大小盘还是价值成长维度均处于持续回落的状态,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将会在2022年得到延续。

市场的风险偏好与市场的风格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地提出了我国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预期2022年国内经济形势压力较大,经济增长韧性面临考验,因此,2022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大概率会一同发力,共同支撑国内经济的发展。虽然面临全球金融环境整体收紧的环境,国内货币政策灵活度空间受到压缩,但我们认为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增速之间的仍将会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会出现流动性水平显著走弱的情况传导至风险偏好、从而导致出现过大的市场风格分化的情况。但我们认为稳增长的货币、信用、财政/产业政策推出时间及组合方式,会对A股盈利增速预期及投资者风险偏好造成节奏性的影响,从而形成市场风格的阶段性倾向。

投资策略上,我们将继续基于对公司基本面及行业景气度的持续跟踪,通过量化选股模型,从行业、规模、估值、成长、盈利、一致预期等角度进行股票优选,并通过紧密跟踪宏观环境、市场风格,自上而下地不断对我们的策略进行优化。

2021之固收+

当红炸子基

01

#2021年投资感悟#

需要懂得及时止盈,卖出可能比买入更重要,时点判断也更难。作为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还是应该做到产品收益与波动之间的较好平衡。

年度范围内大方向的判断比个股更为重要,要注意行业间比较和经济环境下的主要行业趋势研究。在正确的方向上事半功倍,在错误的方向事倍功半。

注重逻辑与常识,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大致验证和判断,但不能过度追求数据的精确性,定性分析重于定量分析。

固收+产品须将债券投资的波动控制在较低水平,对于信用风险严格规避,避免对账户造成负面影响。

02

#2022年投资展望#

权益市场大概率仍是结构性分化持续,重方向轻指数,关注基本面与估值匹配度较好的方向,关注可能受益于疫情显著好转的方向。

债券市场整体进入低波动时期,信用债性价比较低,利率债可操作机会较多,但整体空间有限。

可转债经过1年整体上涨后,相对性价比有所降低,未来需更多精选个券而非系统性行情,选择正股优质且溢价率较低的品种。

风险提示:本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业绩承诺或收益预测,不作为任何宣传推介材料。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