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红”的“72变”——利川市深耕品牌促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0-26 19:09:29 来源: 中国利川网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张宝训

以茶为媒、茶乡论剑。10月23日,2020中国红茶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凉城利川举办。利川市被授牌“中国茶文化之乡”,“利川红”品牌再次得到推广。

近年来,利川市抢抓机遇,通过技术传承创新、多样化营销、资源优势转换等,让“利川红”品质提升、蜚声神州,产业发展行稳致远。2020年,全市预计实现红茶产量1.5万吨,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68.2%,实现产值7亿元。

万变不离其宗。时代在变、技术在变、管理在变、推广在变……但“利川红”不变的是对“两山理论”的践行,不变的是对至臻品质的追求,不变的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初心。

1243ff07bdcb4f82a4f6368de2ecc795_副本.jpg

峰会上,各方考察毛坝镇茶园( 熊亮 / 摄 )

技术之变 永葆绿色发展底色

远处云海翻腾,山间薄雾缥缈。漫坡茶园,若隐若现。在峰会采风中,惊叹声不绝于耳,茶咖们纷纷拍照打卡。

高山云雾出好茶,云海之下是茶海。茶乡毛坝镇,位于星斗山自然保护区腹地,良好的生态造就了“利川红”的绿色禀赋。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近年来,“利川红”声名远播,品牌大放异彩。“兰花香、玛瑙红、冷后浑”,独特的品质更让“利川红”成为红茶中的翘楚。

“利川红”品质在提档升级,离不开身后制茶人的孜孜追求和默默奉献。

邱建红等制茶师数十载如一日,潜心研究红茶加工工艺,在传承中创新,发明电萎凋槽和“四初八精”等技术,挖掘“冷后浑”独特魅力。

“好茶是制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邱建红对茶叶品质要求近乎严苛。一有时间,他就会扎进茶园,传授茶农种茶技术。

嘉润茶业掌舵人谢文英多年致力于有机茶基地创建。如今,忠路镇杨家坡茶叶基地获得全国首家德米特有机认证,该认证被称为国际有机农业领域的最高标准体系。

毛坝镇,十二任书记接续种茶33年,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持“利川红”的底色不变。

在多年前,利川茶人也尝过农残超标的苦头。1999年,毛坝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车干茶被退回黑河口岸,原因是10多种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被称为“毒品”。

痛定思痛。一场与农残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2003年,农科村一户村民不听劝阻使用禁用农药,一亩多茶园被强行销毁。同年,1500多公斤干茶在五一村被当众付之一炬……

茶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利川市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力、农民主体的生态保护机制,市、镇、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密织全方位立体化生态保护网络。

在毛坝,30多名专业生态巡查队员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检查每块茶田。为建好示范茶园,毛坝严格生态标准,坚持茶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通过严格管控,“利川红”系列产品冲破欧盟农残463项检测“绿色壁垒”,远销欧洲、非洲10多个国家,每年出口1500吨,实现经济收入3500万美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10月,利川红形象宣传亮相首都地铁。( 张索 / 摄 )

营销之变 增强品牌建设底气

今年10月9日,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后的第一天,北京地铁2号线一辆地铁驶入西二环车公庄站站台,随着地铁门的开合,以“探秘星斗山 待客利川红”为主题的“星斗山·利川红”茶形象画面映入乘客的眼帘。

这是时隔8年后,“利川红”品牌宣传再次亮相首都地铁。首都市民可在多条地铁线路、50多辆列车上看到这道流动红色风景。

为叫响“利川红”品牌,多年来,利川市不遗余力,使出浑身解数。

忙完北京形象店开业、辗转安徽做产品推广、回利川筹备红茶峰会……10月以来,利川市茶叶协会、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飞强茶业)董事长卓万凯是连轴转。他介绍,就在9月,“利川红”形象宣传还“登”上东航30家飞机上。

哪里有推广,哪里就有“利川红”的影子。

2014年5月,借硒茶进京机遇,“利川红”在展区举办专场媒体见面会,推介产品和旅游资源;2020年4月,“双品网购节”首日,薇娅直播带货星斗山利川红,累计成交4万份,在线观看直播人数达到了230万人次。农展会、农交会等各类展销活动和鄂茶杯、中茶杯等名优茶评比活动,“利川红”从不缺席……

有心人,天不负。通过努力,近年来“利川红”蜚声华夏,成功跻身中国红茶领域第一方阵。2018年,“利川红”成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2019年,成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红茶指定用茶。同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利川红”被列为中国六大类茶中红茶类唯一品鉴用茶。今年9月,“利川红”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

创品牌容易,维护品牌难。为此,利川市政府及茶产业相关部门,针对“利川红”申请地域品牌的保护,制定出台“利川红”产品质量标准和品牌管理办法。

今年9月9日,利川市茶产业协会授予利川市飞强茶业、金利茶业等41家企业使用“利川红”地理证明商标,共同维护“利川红”的品牌信誉。

利川红茶基地( 李传书 / 摄 )

资源之变 托起精准扶贫底子

飞檐翘角,黄墙灰瓦,门口挂着一排排红灯笼。群山环绕之中,毛坝镇楠木村“博航民宿”特别亮眼。

“博航民宿”的主人,叫陈红航。 8年前,他和老婆田凤菊在宁波打工。母亲突患重病,两人不得不回来照顾老人。母亲看病要花钱,孩子要读书,家里欠下10多万元债。2014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楠木村是“利川红”的核心产区,经常有茶商和武汉等地“候鸟”进村。于是,陈红航和妻子商议,将自家老房子进行改造,建起民宿。

“旺季每天有3至5桌客人就餐、10多位客人住宿。去年纯收入约15万元。”幸福绽放在陈红航夫妇脸上。因茶而兴,因茶致富,陈红航尝到茶旅融合的甜头,成功脱贫致富,明年计划再承包村里老房子改建民宿。

“我们村已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一半的家庭都买了小轿车。”提到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田云奇感慨万千,“过去村里真的太穷了,有些村民不得不以偷盗为生。现在,村里家家户户大门都不关了。”

品牌价值变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利川红”火了,群众的腰包鼓了。

今年,新冠疫情对茶产业冲击大。利川市积极推动疫后重振,开展“832平台消费扶贫”活动,41家茶企加入中国扶贫消费网;举办“市长请你喝茶”直播带货活动,“利川红”等产品网络订单达1000余万元。通过一系列措施落地,让茶企第一时间复工,为茶农挽回损失。

在扶贫中,龙头企业带动凸显。飞强茶业探索形成了“12854”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茶叶收购、技术培训等,开展造血式扶贫,助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利川大力推进茶产业扶贫,让茶叶产业成为贫困户脱贫主导产业,7024户贫困户发展茶叶13811亩,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