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五峰找到“林药蜂”密钥

发布时间: 2021-03-30 08:49:56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富饶的桥坪正在变成美丽的桥坪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 通讯员 王登府 王尹涛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山乡村落,近年来兴起一个热词——“林药蜂”。

村民们喜欢提这个词,因为它成为越来越多乡亲致富的有效门径。政府也在大力倡导这个词,因为它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金钥匙。

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穿行五峰的青山茂林,感受“林药蜂”给这方山水带来的神奇蝶变。

一个种植户的成就:付给乡亲的拔草费超10万元

长乐坪镇桥坪村,是位于五峰西部的一个高原村。

沿着351国道一路向西,海拔逐渐升高。目光所及,山高林密,武陵山脉的雄壮与秀丽一览无余。

我们要拜访的是桥坪村一组村民张先智,他在一个山洼间置了个房子,在山坡林地下种植药材。

62岁的张先智告诉记者,这块洼地的海拔约有1300米,种植着厚朴、白三七、茄子花、天麻等中药材,总面积约30亩。

那整个30亩的药材,年收入是多少?张先智不肯透露。他指着在田间为药材扯草的村民笑称:“我一年付给乡亲们的拔草费都要十几万元。”

张先智一再说,他现在的收成,是得益于国家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红利。早些年,他靠在附近的矿上打点零工,收点散药材勉强维生。

桥坪村支部书记邓锋介绍,目前村里320户村民,90%都像张先智一样,在林间种植中药材,然后在中药材旁边养蜂,只是规模大小有所区别。

一名林业站长的感慨:再也不用和村民剑拔弩张

随行的长乐坪镇林业站站长覃遵环说,桥坪村村民现在奉行的种植模式,正是县政府力推的“林业蜂”产业融合新模式。

依托优厚的森林资源优势,倡导村民在林下种植药材,周边配套养蜂,适度发展鸡牛羊养殖,可以在保护林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带动林农增收。

通过几年的实践,当地政府和村民基本达成共识,“林药蜂”构建的多种群、多功能、多效益、低投入、高产出的复合生态系统,可以让森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覃遵环发了一个很实在的感慨,以前谈起森林保护,完全是林业站的职责。既要防止村民乱砍滥伐,又要不断排查火灾隐患。而这两项工作,恰恰最容易触犯村民的利益。每每下到村里执法巡查,难免与村民怒目相向。

现在,村民们都分享着森林资源创造的致富机会,谁也不会去破坏森林。相反,因为森林是大家共同的财产,每个人都希望把森林保护好。

覃遵环说,现在林业站的职责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引导村民们优化产业模式,负责为村民申报相关产业奖补。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再也不会剑拔弩张了。

覃遵环介绍,随着生态变好,村里的农家乐、民宿也应势而生。五峰县委书记陈华提出的“五西高原自驾游”概念,受到许多网友的青睐。沿着这条线路一直向西,可以到达五峰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长阳崩尖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加上沿路的秀美山川,很有网红潜质。

一名林业局长的心愿:“林药蜂”争当新引擎

五峰县林业局局长唐祖国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目前全县“林药蜂”产业模式已达到1.8万亩。

唐祖国说,“林药蜂”模式涉及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调,是县委、县政府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出来的新路子,经过当地几年的实践,已被验证为行之有效的生态林业模式。

唐祖国透露,全县还建立了400亩“林药蜂”产业融合示范基地,通过与实力雄厚的国药中联、劲牌持正堂药业和赤诚生物等龙头企业合作,依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新技术,进一步优化这一模式。

在采访中,唐祖国反复提到一个愿望:国家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林药蜂”模式在山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如果这种模式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成为新引擎,那将会是五峰乃至全国山区林业最大的贡献。

极目新闻记者留意到,相关省领导曾在实地考察后对“林药蜂”模式评价说,这一种生态产业立体发展模式,提高了林下单位面积利用率,既促进了生态发展又提升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和经济互利共赢。是认真践行“两山”理论,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林业发展理念的成果,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