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周报|能耗双控,恒大发酵,经济下行压力大

发布时间: 2021-10-27 12:58:54 来源: 市场资讯

揭开万亿聪明钱神秘面纱!北向资金4大操作手法曝光,明星机构成功率超80%,对市场情绪影响剖析(股民必备)

原标题:固收周报|能耗双控,恒大发酵,经济下行压力大来源:鑫元基金

宏观经济运行方面

宏观经济运行方面,能耗双控政策升级,恒大债务风险发酵,经济增长压力仍大。

1.能耗双控政策升级。为积极响应能耗双控政策,全国各省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促进能耗减排。例如,江西、江苏等地调整用电价格机制,内蒙古、青海等地推行限电政策,陕西、新疆等地提出工业品产量上限,浙江等地安排集中检修等。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近期全国发电量出现环比下降,焦煤、粗钢以及水泥产量同比明显回落,铝产量同样出现环比收缩。由于供给收缩,近期高耗能工业品价格普遍出现明显上涨,通胀压力陡增。

2.恒大债务风险发酵。恒大债务偿付风险正在持续发酵,部分机构将其类比为中国版的“雷曼时刻”,认为房地产企业破产会引发行业的连锁反应,进而冲击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恒大债务风险涉及多个方面:购房业主群体的“保交楼”风险,恒大财富理财产品面临“保兑付”风险,上下游企业因恒大签发过量商票面临“保偿付”风险等。其中“保交楼”涉及到民生问题,在偿付环节排名靠前,根据统计,目前恒大已售而未交的商品房约有61.7万套,要完成房屋交付至少需要上千亿资金,但8月恒大地产的销售金额同比下滑26%,销售回款压力激增。恒大事件对地产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地方政府的土地销售以及海外投资者都带来了巨大冲击。

3.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透露Taper和加息的信号。9月23日凌晨,美联储发布9月FOMC会议声明,保持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在0%-0.25%不变,且维持1200亿美元月度债券购买规模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此外,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缩减购债(Taper)的意向,最早在11月份宣布。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结算货币,美债收益率也是全球主要资产定价的锚,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客观上会对国际资本的跨境流动产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将面临外资净流出的压力,我们仍应该警惕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宏观政策方面

1.财政政策方面,上周由于中秋假期影响,只有三个工作日,国债累计发行450亿元;地方政府债累计发行2102.82亿元,其中一般债423.84亿元,专项债1678.98亿元。截至上周,国债发行完成全年计划的47.5%,地方新增专项债完成全年计划的58.5%。

2. 货币政策方面,上周央行继续投放跨季跨节资金,累计开展7D逆回购1200亿元,开展14D逆回购2400亿元,逆回购累计到期900亿元,本周净投放2700亿元。此外,上周央行召开电视会议推动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方式改革和落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政策,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是货币市场利率走廊上限,推动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方式改革,有序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稳定市场预期,增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性,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安排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障小微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3.“南向通”正式上线运行。9月24日(周五),债券“南向通”正式开通,首个交易日共有40余家内地机构投资者与11家香港做市商达成了150余笔债券交易,成交金额约合人民币40亿元。“南向通”是我国金融市场继债券“北向通”之后的又一重大开放举措,标志着陆港债券市场资金南来北往、互联互通的完整闭环构建完成。

总体来看,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能耗双控带来的限电限产、恒大债务风险的发酵会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速。在“稳字当头、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基调下,我们认为当前利率不具备大幅上行的条件。但是8月份的金融显示财政支出正在提升,建议继续密切关注四季度财政托底的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以及能耗双控可能带来的通胀压力。

信用市场

恒大事件引发市场对民营地产债务的担忧情绪在本周进一步扩散,出于风险规避考虑,投资者对城投债的配置意愿持续加强。我们维持之前的观点,即在部分重点城市土拍市场冷淡的背景下,城投债应优先考虑一般预算收入稳定、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低的区域。此外,我们观察到近期理财产品流动性管理办法讨论稿出台后,市场上私募产品的发行困难加大。考虑到后续债务到期承接等因素,对于因历史原因未发行过公募品种的发行人,建议谨慎介入。

向上滑动查看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本报告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本报告版权归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获得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