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书〡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王斌

发布时间: 2020-06-12 15:57:16 来源: 浙商基金

前言

《从优秀到卓越》是一本上亿美元也买不来的深度研究报告。

本书复盘了美股11家显著超越同行、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企业。作者挑选这些企业的标准及其严苛。整个美股上市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仅有这11家企业符合作者的标准。这些企业在跨越到卓越的15年历程中,都实现了业绩和股价的大幅上涨。作者的团队通过5年时间,搜集了巨量的资料,无数次谈访,反复的辩论和深思,最终发现了这些企业的共性。

这11家企业名单如下。

表:11家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公司名单

正文

本书总结出来的框架非常清晰。这些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无一例外都经历了三个阶段: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动。

1

训练有素的人,就是这些实现跨越的企业,在转型期都拥有一个领导者,叫做第五级经理人。转型的开始,是先找到合适的人,而不是先找到转型的事业。

第五级经理人的性格特质,很像中国道家的阴阳论,蕴含着深刻的人性哲理。最卓越的领导者身上兼具两种矛盾的特质: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所畏惧。就像太极图一样,阴阳两面,相生相克,而君子总是巧妙的把正确的品质用在正确的场合,做到阴阳调和。

他们不爱抛头露面,平时保持低调,但是为了使公司走向卓越,他们有决心做任何事情。家庭里的和善中年男子,职场上却成了最勇敢的战士。第五级经理人总是把成功归于别人,遇到业绩不佳,去责备自己并承担所有的责任,但是并不畏惧继续保持进取。

图:五级经理人

2

训练有素的思想即直面残酷的现实和刺猬理论

直面残酷的现实,就是书中提出的“斯托克代尔”悖论。斯托克代尔是美国的一个上将,在越南战争期间被俘。长达8年的关押中,同伴陆续死去,他20多次被拷打,但是他扛了下来,而且过程中激励了很多战友,并且帮助他们争取了不少权益,最终获得了自由。作者采访中,问他是什么原因让他活了下来,斯托克代尔谈到:“对长远我有一个很强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能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小孩。”作者又问,哪些人没有扛过来,斯托克代尔回答:“是那些过于乐观的人,他们总盼望圣诞节就可以被特赦,可是节日过后没能如愿,于是又想复活节可以……最后都在绝望中死去了”。

斯托克代尔“悖论”就是讲一个人面对逆境,要对前途充满信心,又要面对残酷现实。做长期打算,但是把精力投入到当下,解决眼下的一个个小问题。这不就是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吗?

联想到投资,我们在下跌中坚守价值股,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对公司价值抱有乐观信心,但是也得有面对压力长期持股的思想准备。更重要的是,持股的过程中,我们要不停的去做一些细致的研究,而不是天天盼着它股价涨。如果做不到这样,我们很可能把肉割在底部,成为斯托克代尔将军那些不幸的战友。

刺猬理论,就是说做事情要像刺猬一样,知道一件大事,并且坚持不懈(不管遇到什么挑战,刺猬就是坚持蜷成一团,把尖刺露出来,就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不是像狐狸一样知道很多事情,却缺乏一致性。(狐狸每天在森林里面游荡,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认识,却经常吃大亏)。应对任何复杂局面,卓越企业的思想就是用三环理论:你对什么充满热情?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三个环的交叉处,就是目标生意所在,即“刺猬”的这件大事。

这个三环理论,对我们的职业选择也同样适用。把我们最喜欢做的事,变成我们的事业,并且保证自身的特质在这个事业上有明显的竞争力。

图:刺猬的三环理念

3

训练有素的行为阶段

到了训练有素的行为阶段,就是强调在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跟达里奥《原则》里面讲的“严厉的爱”,以及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里面的“爱和自律”类似。

这个阶段,企业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不是死板的,是赋能和激励团队的规则。而这里又和前面提到“先人后事”相呼应。即只要团队选择合适的人,他们会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规则是用来保护他们的。

训练有素的行为阶段,还有一个技术加速器的理论。这些企业在跨越的过程中,都采用过先进的技术。但是,技术是发展趋势的推动者,不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采用与否,要符合三环理论,否则,再先进的技术都不该被采用。

作者特意强调,他总结的这三个阶段,是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实际上,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单一明确的行动、宏伟的计划、一劳永逸的创新,也不存在侥幸的突破和从天而降的奇迹。这一过程类似将一个沉重的巨型飞轮朝一个方向推动,一圈又一圈,积蓄势能,一直到达突破点,然后飞轮开始加速转动,之后继续推动,飞轮越来越快,最后具有自我运转的惯性。

图:飞轮理论

4

普通企业是否可以用这些卓越企业的理念,达到同样的目标?答案是开放的,因为作者没有发现这样的事例,但是明确表示这种追去是可为的。

具备书中罗列的所有要素,就能成为卓越的企业,还是说卓越的企业,具备这些要素,但是还有其他的要素,只是作者没有罗列出来?

客观讲,这些卓越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个企业的极限状态,大部分企业难以达到这个标准。追求一个永远达不到的极限,悲观者觉得是无聊行为,明知道不成功还去干?而乐观者充满兴致,就是要追求自己永远达不到的极致状态,因为这样能够牵引自己进步,战胜昨天的自己。

书中的11家卓越企业,后来一部分都变得平庸了,这也是很多人质疑吉姆.柯林斯的一点。可是再去看这些公司,他们正是因为那些优秀的管理者离开,或者管理文化变形了,而逐渐归于平庸。但是卓越不能永恒,就不能追求卓越吗?

重点来了

回到投资中,这本书里面的研究方法,以及观察企业活动的视觉,适合选股者参考。我们可以比照自己研究的企业,哪些和作者的研究对象相似?由此给我们启发。比如沃尔格林药房,它饱和式开店,设计可以开车进入购买药品的商店,把购买便利性做到极致。我们身边的零售公司,有没有像沃尔格林这样做到极致的?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面临海外新业务拓展的时候,它把最优秀的人派去开拓新业务,而不是拯救旧业务。这对我们研究新旧业务衔接期的公司,也是一个参考。

富国银行培训领导者的机制,先找到优秀人才,为优秀的人才打造业务,而不是定好岗位再去找适合岗位的人才。在人才起主要作用的行业,我们研究的企业是不是这样做?

这本书读完会激发读者很多思考,这是我最欣赏的一点,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供各位参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