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锋:美股跌不是金融危机 看好A股纯内需方向和科技

发布时间: 2020-03-12 16:57:38 来源: 新浪财经

查看视频

3月12日15:30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华夏AH经济蓝筹等基金经理庞亚平分享,主题:“新基建”与“旧基建”投资机会展望。

王汉锋主要观点:

美股大跌 但不是金融危机

最近大家担心海外市场暴跌是不是一次新的金融危机,这一次还不是一个金融危机,尽管跌的幅度不小、跌的速度很快,但是暂时来看还不是金融危机。

因为整体上美国的整个金融机构的杠杆并没有特别离谱,比如确实有一些公司非金融部门的杠杆达到了历史的高位,整个公司债的规模,包括高等级债的规模都是在历史相对高位。

同时,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宽松,银行间的流动性指标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只是温和上升,也就是说美股应该表现的更多是在经济可能有衰退的风险之下,再结合之前的估值比较高,确实累计了很多获利,再叠加疫情的影响和油价的下跌带来的一次幅度会比最近的这十几年当中出现的调整要大的一次调整。

A股韧性好

海外的疫情还在演进,中国短期可能也会受到波及,这个市场的波动也会有,但是比海外要更加有韧性。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整个估值相对还是低,中国的疫情控制应该是相对走在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前面的。

关注“纯内需” 有三大方向

海外疫情背景下,国内政策对纯内需的板块会相对有一些政策预期的支持。

所谓“纯内需”,就是指那些非贸易部门,跟贸易没有关系,同时供给和需求在国内自主可控程度都比较高。

三个典型的方向:一个是地产产业链,一个是新老基建产业链,第三个就是纯国内可以自主可控的消费和服务。这三类应该是属于纯内需的概念。这一块应该会比市场表现得相对要好,尽管也不见得会有很强的绝对收益,在目前海外疫情还在升级的阶段。

地产股

房地产这些板块行不行?应该动态地看。如果外面的冲击越大,中国要维持一定的增长,对房地产进行阶段性的逐步调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这应该是动态去看的一个方向。

A股科技股短期可能回调

但是长期还有机会

对于现在正在回调的创业板,还在调整的成长的风格,科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次的调整应该是暂时,因为他们前期估值比较高,仓位可能也比较重,整个疫情的冲击可能也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短期看,他们有可能还会继续有调整的空间。

但是长期看,中国的整个科技周期还在继续深化,5G的周期去年开始,今年也是在起步阶段,应该还是处于上半段的阶段,因为科技这个周期至少是三五年的时间。

科技股调整到一定点位之后还可以继续看,一旦疫情在全球范围基本得到控制,大家关注的重心还是会回到成长风格,科技这个方向还是值得看好,近期可以逢市场调整的时机去看一些优质的龙头,如果估值回来一些是可以继续再看的。

以下是文字实录,未经嘉宾确认,仅供参考:

中金王汉锋、华夏庞亚平:新基建与旧基建投资机会展望

王汉锋:很高兴受华夏基金的邀请,我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这个市场以及一些结构上的、方向上的选择。今天下午的题目是新基建与旧基建。我讲的内容跟这个也有些相关。因为现在这个阶段,我主要给大家汇报两个方面的话题,一个方面就是大家可以看到最近海外市场非常波动,如果要看清楚中国的走势,现在这个海外市场也是非常关键,所以我们第一部分可以介绍一下新冠疫情在海外的传播可能带来的影响。因为最近大家也有一些说法,是不是又一次新的金融危机在蔓延,到底是不是,我们可以跟大家探讨一下。

第二,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自己的这一部分,中国自己应对疫情,包括疫情从外面到中国自己传播的过程。对中国自己市场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就跟“新基建、旧基建”的主题可以结合起来。

第一部分,海外的疫情进展。

当前的情况与“非典”及全球三大疫情的对比。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应该说根据中国的经验教训,是比较危险的。海外从2月底开始,这个疫情在逐渐地升级,现在还在快速的发展当中。所以,我们在3月初的研究当中,我们就把这一次疫情跟历史上的过去20世纪比较大的三次全球疫情做了一个回顾和对比来参考。

图分别显示的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当时整个经济和股市的情况。上面这张图是1957年亚洲流感,美国经济和股市的表现。左下角这张图是1968年香港流感,当时的美国GDP还有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右下角是世界银行在2006年,根据过去一百年当中三次大的全球疫情做的一个对经济影响的估算,根据温和情形、中等情形、严重情形,分别估算对整个全球经济的影响。这三次疫情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是全球传播的,致死的总人数在全球大概都在100万以上,持续的时间至少都是半年以上,甚至有的两年。一般都经历了两波冲击,大的传染冲击一般前后都会是2波,冬春季一波,秋冬季再来一波,或者是秋冬季一波,冬春季再来一波。对经济和股市都造成了阶段性的负面影响,而且这个影响如果叠加一些其它因素,应该会进一步地放大。比如说经济本身景气程度非常高,已经繁荣了较长时间,如果通胀也比较高,最后整个紧缩包括叠加在一起,经济的调整就会相对来讲比较大一些。

股市也是类似的,应该说这几次疫情期间,股市的调整都是比较显著的,但是这里边也是叠加了很多其它因素,比如说如果经济刚好景气程度比较高,市场的估值也给的比较高,刚好经济也进入衰退的周期,景气的下滑,估值的压缩,使得市场调整的幅度比较大。

像1957年的那一次,整个股市从1957年的四季度,标普500从高点跌了大概20%,1968年那一次跌了大概30%。当然这些跌幅可能有一部分跟疫情相关,有一部分是其它的因素综合导致的。但是直观感觉上股市调整的幅度可能还是比较大的。

对经济的影响,世界银行后期的估算,比较轻微的接近0.7%到1个百分点,中等的情形之下可能有2个百分点,严重的情形之下,可能有4、5个百分点,可以导致挺严重的后果。

我们有了历史上的三次疫情作为一个参考,我们看现在这次疫情,在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情况有点类似2003年的“非典”,来得比较快,意识的比较慢,一旦意识控制得比较严,基本上一段时间就过去了,但是从2月底之后,疫情在中国逐渐得到控制,但是在海外开始加速上升,而且海外的警觉程度很多地方是不足够的。疫情的传染性强,致死率并不低,它迅速地蔓延,现在看起来,现在就变成了可能是百年一遇的大疫情了,至少规模上我们觉得应该是跟这三大疫情当中,跟1968年那一次流感应该是基本上可以并提的,可疑类比的。最近海外的股市因为这个大幅度波动,美国的股市最近这几年来基本上是最大的一波跌幅,很多人担心是不是美国的十一年的牛市要终结。应该说美股最近的调整是综合的原因导致的,刚开始的时候是疫情叠加美国国内的民主党的选情,后来又叠加一个油价的下跌,再到最近疫情进一步升级,在全球范围引起更大的关注,市场进一步的下跌。是一个综合的因素。

中国的特征,从疫情开始演变,再到大家注意到它比较危险,这中间有一个时间。大家多注意到它危险,再升级防控措施,再到新增的病例见顶在往下走,这中间又有一个时滞,这个时滞从中国来看大概是两周,中国是1月20号开始升级防控措施,武汉开始封城,到2月4号在国内开盘的第二天,中国单天新增的病例见顶,从那之后逐渐下来,股市在2月4号那一天是阶段性的底部。如果以这个节奏来看,同时考虑海外大部分国家很难采取像中国这样比较严厉的管控措施,我们觉得这个疫情现在在海外可能还在加速升级,单天新增的病例还在加速上升当中。有些国家,像韩国控制得比较早,所以它现在新增的病例每天都在下来。像意大利因为是比较早发现病例,但是控制得不是很严,最近开始升级这个防控措施,昨天开始整个国家都类似于当时的武汉一样,防控在升级。但是像其它欧洲大陆,像英国,还有美国防控措施在升级,但是还没有非常得严厉。所以,大概率每天未来新增案例可能还会再加速上升。如果等到新增的病例见顶下降,至少还有1到2周的时间。这样的话,海外的市场有可能还会有一些波动。这里显示标普500 12个月的动态市盈率,市盈率实际上是一个估值的指标,大家可以看到这一次下跌之前,美股估值比较高,截止到昨天晚上跌了20%左右,均值回到历史均值略低一点点,但还是说不上很便宜,因为毕竟现在疫情的升级,导致大家担心美国经济可能出现一些衰退,如果衰退情况下这种估值是撑不住的,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如果美国的疫情继续升级,美股可能还有一些调整空间。如果参考2018年年底的那一次情况,美股也调得比较深、比较急,美股也基本上调了20%,当时美股阶段性地到过13.8倍左右的水平。如果残卡那种情形,美股可能还有10个点左右的调整。再看看后续是不是能够实现。也就是累计标普500指数从3400左右可能要调到2400、2500左右。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估算,后期还得根据美国疫情的应对以及政策的反应这些情况来综合地评估。

最近大家担心是不是这是一次新的金融危机,我们觉得这一次还不是一个金融危机,尽管跌的幅度不小、跌的速度很快,但是暂时来看还不是金融危机。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整体上美国的整个金融机构的杠杆并没有特别离谱,比如确实有一些公司非金融部门的杠杆达到了历史的高位,整个公司债的规模,包括高等级债的规模都是在历史相对高位。但是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宽松,银行间的流动性指标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只是温和上升,也就是说美股应该表现的更多是在经济可能有衰退的风险之下,再结合之前的估值比较高,确实累计了很多获利,再叠加疫情的影响和油价的下跌带来的一次幅度会比最近的这十几年当中出现的调整要大的一次调整。

基本的情形就是参考1968年的那次疫情,跌的幅度可能接近25%—30%。但是看起来应该不是一个金融危机,这一点我们后续再继续关注,目前的基本情形可能还不是一个金融危机,只是调整的幅度会大一些,而且调的速度会比较快。

这是海外的一个判断。

第二个部分是中国的情况,中国到底怎么应对,或者是中国怎么看。

我们今年市场的主题叫“新为主线,老择时机”。什么叫“新”?什么叫“老”?(PPT)左手边这张图显示中国的GDP增速持续在下降。与此同时(PPT)右手边这张图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地在朝消费和服务的方向在走,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在持续上升。你会看到中国最近这些年整个经济的特征是两方面,一个是增速下降,一个是新老结构转型。正因为左手边这张图,过去大家对中国的经济一直悲观,媒体包括经济学家,包括西方的观察者,对中国的看法都是以悲观为主,是自上而下看中国的,都担心各种问题,因为经济增速在持续下降,担心就业问题,担心银行体系的稳健性问题,担心杠杆问题,担心房地产泡沫问题,担心人民币贬值的问题,担心资本外逃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左手边这张图导致的。同时右手边这张图显示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停地往消费和服务的方向在调整。

我为什么讲这张图呢?代表了2010年之后,在中国做投资一定要把这两张图结合起来看。既要看到增速下降,同时又要看到结构转型,这样才能在中国的市场做好投资。如果只注重这一方面,比如说只看到中国的同比增速下降,很多人就会得出非常悲观的结论,甚至觉得中国要崩溃了,年年都崩溃,要完蛋了,有些人说要赶紧移民。国际上也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同时看到右手边这张图,会发现这个市场包括中国的结构当中还是有很多机会,还是有很多投资的方向可以挖掘。

具体是不是这样呢?左中右三张图分别都有两条线,以左手边这张图为例,我们把国内的A股所有的股票分为两类,标准是跟消费相关的、跟服务相关的、跟科技相关的,我们定义为“新经济”。跟投资相关的,包括能源、原材料、工业、银行、金融,我们把它定义为“老经济”。从2010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开始,整个A股表现为新经济大幅跑赢老经济指数,上证指数2010年左右是3000点附近,现在还是3000点附近,因为上证指数里老经济偏多,基本上类似于两条线里的下面的那条深颜色的线。相反跟消费、医药、科技服务相关的这一类新经济指数,虽然波动比较大,但是整体上大幅怕赢这个市场。中间这张图是海外的中资股MSCI,根据这个成分把它分成两类,同样的也是类似的现象,甚至右手边这张图,这些不是中国的公司,是跨国的公司,但是是在中国有比较大业务的跨国公司,比如像微软、苹果、凯特比勒,我们也按照刚才的标准分成两类,同样也是老经济大幅度跑输新经济,新经济跑赢老经济。

大家可能觉得你在讲今年中国的市场,讲这个干吗?实际上我们讲2020年的市场,必须在2019年市场的基础之上去讲。我们刚才讲的“新为主线,老择时机”,实际上是说整个从中国当前的背景来看,应该说中国一方面处于一个经济增速下降的阶段,同时还有一个结构转换,就是我们整个新经济的比例在扩大,老经济的比例在缩小,以消费、服务、科技为代表的消费服务在扩大,以投资为代表的老经济规模在缩小,相对增速偏慢。所以,我们投资上大体的方向应该是以新为主线,老经济阶段性地去看一看。如果跌得非常便宜、非常低、政策上又变了,我们可能去关注一下,但是主线应该是在新经济这边。

我们看到实际上在2019年的市场当中,大家看到去年的上半年,主要是消费的蓝筹白马股跑得非常好,比如像茅台、五粮液。从年中开始,中盘、小盘、科技类的开始跑得非常好。年初至2月底左右,在疫情的前后,到2月底左右,整个科技、新能源汽车这些产业链,新经济为主导的,消费、医药、科技包括先进制造这一类,在市场上大幅跑赢。传统的老经济,甚至包括去年已经跑赢的这一批消费蓝筹,应该说是落后市场的。到了这个位置,它们在连续地调整,尤其是疫情冲击之下,这些板块应该说整体表现是相对低迷的。最近的2、3周当中,新经济包括这些科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都出现了一定的调整,而且调整的幅度不小。

在这种情况之下,叠加海外的疫情演绎,我们怎么看中国的市场以及潜在的结构?结合刚才我们讲的过去这几年市场表现的结构。

有几点结论:

第一,在海外不是一个新的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海外的疫情还在演进,中国短期可能也会受到波及,这个市场的波动也会有,但是比海外要更加有韧性。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整个估值相对还是低,中国的疫情控制应该是相对走在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前面的。中国政策的空间比海外的大多数国家都要充足,比如全球外面主要国家的利率都在0.5%左右的利率水平,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空间、财政政策的空间,包括一些产业政策的空间,都比海外要大。

所以,总体上看我们觉得短期波动,A股不见得能涨,但是应该说在全球是相对有韧性的。最近这些天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前面海外市场大跌,但是A股跌的幅度相对小一点。当然这个可能跟前些年我们没涨有关系,但是我们往前看,这应该是一个优势,我们已经在地上趴了很久了。整体上看,短期有可能继续受海外的拖累,也会有一些波动。但是我们觉得看长远时间,不用太悲观。

第二,当海外的疫情还在演进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海外的疫情影响中国,从需求供给两个方面,一方面需求会影响中国的外需。另一方面,会影响中国的一些给全球配套的产业链。这样情况之下,政策对这些纯内需的板块会相对有一些政策预期的支持。所谓“纯内需”,就是指那些非贸易部门,跟贸易没有关系,同时供给和需求在国内自主可控程度都比较高,这就是三个典型的方向。一个是地产产业链,一个是新老基建产业链,第三个就是纯国内可以自主可控的消费和服务。这三类应该是属于纯内需的概念。这一块应该会比市场表现得相对要好,尽管也不见得会有很强的绝对收益,在目前海外疫情还在升级的阶段。

老基建我的理解是属于传统的,比如像港口、公路、机场、铁路。新基建就是指稍微有点技术含量,跟我们当下的需求切合得比较紧密,未来可能产生的效能、效率相对比较高的一些方向,比如说像5G、数据中心、特高压、新能源、环保一些方向。这个应该说在中国还有很大的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是新基建这一块。有很多投资者很关心这三个所谓的纯内需的板块里,有没有先后。有些人担心现在国家整天在讲“房住不炒”,房地产这些板块行不行?应该动态地看。如果外面的冲击越大,中国要维持一定的增长,对房地产进行阶段性的逐步调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这应该是动态去看的一个方向。这是第二点,我们的市场还在受外围波动影响的时候,这些纯内需的板块可能相对好于市场。

第三个就是现在正在回调的创业板,还在调整的成长的风格,科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次的调整应该是暂时,因为他们前期估值比较高,仓位可能也比较重,整个疫情的冲击可能也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他们有可能还会继续有调整的空间。但是如果看长一点时间,你会发现中国的整个科技周期还在继续深化,5G的周期应该说去年开始,今年也是在起步阶段,应该还是处于上半段的阶段,因为科技这个周期至少是三五年的时间。我们觉得调整到一定点位之后还可以继续看,一旦疫情在全球范围基本得到控制,我估计大家关注的重心还是会回到成长风格,科技这个方向还是值得看好,近期可以逢市场调整的时机去看一些优质的龙头,如果估值回来一些是可以继续再看的。

最近因为油价大跌,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逻辑跟之前有些变化。因为今年年初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很重要的原因是电动车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快走向平价,电动车可能不需要补贴的情况下,跟燃油车的价格类似了,或者是综合使用成本加在一起差不多。一旦平价化,外围欧洲特别激进的转换计划,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周期也就启动了,可能也是三五年的周期。但是油价的下跌,可能带来一些短期的不确定性,因为50、60美金的油价跟30、40美金的油价,最后带来电动车的平价水平可能是不一样的,应该短期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我们一方面相信这个油价应该不至于长期在30美金的水平。另外,大方向上新能源汽车的方向应该还是没有变化的,所以只是节奏上推后了。我们后续继续跟踪,大方向还是可以,只不过节奏受疫情的影响,受油价下跌的影响,推后一些。

同时在大方向上,现在大家还会经常说到的一个事情是全球利率这么低,包括中国的利率越来越低,这个时候在股市里面到底应该炒哪一类股票?关注哪一类股票?

我们关注到一个现象,PPT第29页,左手边这张图,从2010年开始全球各大市场的风格都是成长跑赢价值。什么叫“成长”?什么叫“价值”,粗略的比方,价值就是那些估值非常低的股票,比如说在国内像银行、能源、圆材料,PE、PB都很低,同时估值也很低。简单类比是这样,严格来讲不是这样。成长风格就是指盈利增长比较快,相对有一些成长的行业,A股典型的就是消费、医药、科技。国外从2010年之后,成长风格几乎在全球最主要的市场当中都是跑赢价值股的,尽管短期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它都是跑赢的。

什么原因呢?在一个利率比较低同时整体增长也比较低的环境里,你愿意去找一些什么样的投资机会?首先,整个增长比较低,在整个比较低迷增长的环境里面,有一些增长的东西就显得特别珍贵。所以,在整体比较低迷的环境中,大家会去找那些有增长的。同时又是因为低利率,大家会把有一定增长的公司跟没有增长公司的估值区分得非常开,给有增长的公司愿意付出一些溢价。这样从全球来看,在2010年之后,量化宽松、低利率甚至0利率的环境里,全球都是成长跑赢价值的风格,这样一个变化。国内也是一样,A股、港股都是一样。为什么我们新为主线、老择时机,新老基建里为什么要重点看新基建,实际上就是因为根本的原因是低利率、低增长的环境之下,人们愿意给一些增长的东西一些溢价。这也是跟我们今天讲的主题契合的,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是蓝筹成长跑赢,今年可能是中盘、小盘的科技成长、先进制造类的成长跑赢。“新为主线,老择时机”,是这样一个结构。

我们的时间也差不多,我讲了大概37分钟,看看各位在线的投资者朋友有没有什么问题。

提问:还会继续调整吗?现在适合上车吗?

王汉锋:看你是什么方向,从大势上看,未来2、3周要高度关注海外疫情的进展。如果说这个疫情迅速升级到一个顶峰,美国这边采取更严厉的管控措施来控制疫情,可能2、3周之内海外市场就会见到阶段性的底部,见底的标志就是可能是美国这些现在防控上并不得力的这些国家开始大幅度升级防控措施,市场可能进入一个最后的恐慌,然后差不多见底,现在这个位置可能还有一点调整空间。我刚才说的基准情形之下,美股可能还会调个7到10个百分点左右,标普500在2400、2500是我们目前判断的一个基准的位置。这个当然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基准参考。国内调整的幅度明显比这个要小,但是也可能会有一定的空间继续调整,但是幅度应该不会太大,应该比外围要小。一旦外围的疫情稳定之后,国内的市场应该还是不错的,结构性的机会会比较多。所以,大家重点关注这些新经济,消费、医药、科技这些方向,这些应该说长线来看是给投资者一些回报的。

我就主要汇报这些,谢谢大家,我的这个观点可能也不一定全面、不一定对,“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大家在这种市场波动当中,多多保重,争取发财、赚钱,谢谢大家!

庞亚平: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刚才我们请到了中金公司的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下疫情的影响,以及接下来新基建和旧基建投资的机会,一些观点我觉得非常好,讲得很实在,给大家接下来的一些投资也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引导。

接下来我就顺着新基建和旧基建的话题,我也来分享一些观点,顺便给大家提供一些投资策略的建议,如何用ETF来参与新基建和旧基建的机会。我的题目是旧基建看上证50,新基建就要投华夏5G。

内容是四个方面:

首先,为什么现在一定要同时看新基建和旧基建?因为这次的疫情冲击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2020年,我们国家有很多政策的目标,包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十三五”规划也要收官。另外,还要全面地实现脱贫。另外,GDP的总量也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么多的政策目标在当前的疫情的冲击下面,完成的难度非常大。接下来政策刺激的预期还是非常强烈的。

我们做了一个预估,因为要解决每年将近1200万人的就业,同时还要实现GDP翻一番,今年的GDP的保底的增速是5.6%。我们也分析一下5.6%是怎么来的,刚才分析师也提到了我们的经济主要是三架马车:消费、进出口、投资。消费受到境内还有海外疫情的影响,要全面恢复以及高速增长是非常难的。进出口,国家这几年一直为了消除贸易逆差,在大幅度进口,实际上通过进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也是比较难。唯一的抓手就是投资,而投资主要就是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所以,接下来从二季度开始,等到国家全面复产、复工之后,我们觉得可能会有一些超常规的政策出台来促进我们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提升,还有信用周期的扩张。我们预计主要是3个方面的刺激:

1.货币政策的刺激。目前来看随着像美国、英国以及境外发达国家逐步降息,为我们当前的货币政策提供了非常好的窗口期,可以在我们保证汇率的情况下进行同步的降准、降息或者是定向降准,我们货币政策空间非常大。

2.财政政策,政治局会议也提到了,今年财政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从1、2月份地方政府的一般性债券、专项债的发行规模也能看得到,今年通过大规模的政府借债来投向基建的资金量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觉得财政政策应该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积极扩张的趋势。

3.产业政策。在宽松的货币和宽松的财政的大前提下,产业政策也是同步地在引导,一方面在引导传统的产业,就是旧基建。一般我们理解一般意义的旧基建,跟钢材、水泥、地产相关,占我们经济总量的占比非常高,对经济的拉动效应非常强,这部分主要是来进行托底。同时,新基建主要是来实现经济的结构转型,培养新动能的作用,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接下来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三个维度会有一些显著的积极政策推出,促进整个经济的提升。很多投资者会关心,现在大家都在提新基建和旧基建,新基建到底规模多大?是否能够替代掉旧基建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也是做了一些研究,我们发现新基建要实现GDP快速的增长,在目前规模的情况下还是难度非常大的。我们统计了一下目前存量的PPP的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的分布情况,目前发改委公布的PPP入库项目,总投资额大概17.6万亿,旧基建大概占了85%左右,而新基建以及类新基建,包括一些轨道园区的开发、轨道交通、垃圾发电,新旧基建同步发力,旧基建主要还是传统的产业,铁公机、港口、码头、棚户区改造。新基建主要是5G、互联网等等。这是一个结构的情况。

今年以来新基建被高层每次提及,资本市场也是大量的资金涌向新基建的投资,市场对新基建的预期非常强烈。实际上我们对新基建也做了一个划分。根据公开的资料,我们觉得新基建其实分为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就是目前我们这一轮数字经济主要的核心,包括5G的基站建设,还有IDC数据中心的建设等等,就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信号中断)

第二个维度……

第四个层次,跟我们传统的基建非常类似,包括一些科技园区的开发,包括轨道交通的建设,还有一些高铁等等。所以,我们看到这四个维度里,第三个维度和第四个维度,一定意义上跟我们传统的旧基建其实是比较融合的,跟我们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比较相关的。所以,很多投资者在目前的环境当中,觉得新基建和旧基建应该是互斥的关系,但其实在很多层面是互相融合的关系,就像中金分析师提到的,一定是新旧融合或者是以新带旧的逻辑。

提到基建,很多专业投资者都会提出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特别是基建是非常消耗资本的投资。在2018、2019年国家的基建投资增速维持在非常低的增速,很多经济的增长大部分来自房地产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速。其实2018年跟2019年整个基建投资增速比较慢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去杠杆和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政府的收入来源非常有限,能挪出空间来继续投资基建的资金量其实是受到很多限制的。但是2020年,资金来源有望充分解决。第一,今年以来专项债总量扩容,发行规模非常快,1、2已经发行一万亿左右的专项债,将大规模投入到基建项目当中去。第二,随着债券发行规模上升,今年的财政赤字率,我们现在预期有可能会上升到3.5%,因为政府对赤字率的容忍度会提高。对赤字率容忍度提高,政府会进一步融资借债,有比较大的空间。另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过去这几年,像棚户区的改造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源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像国开行,今年新基建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当中也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调动民间的投资。这次政治局也提到在新基建和旧基建提完之后,特别提到一定要地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目前来看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主要就是通过PPP项目。经过前两年PPP项目的低谷期,今年民营资金通过PPP项目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通道可能会进一步打开。

从上面这几个维度我们看到,不管是新基建还是旧基建,资金来源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有望进一步扩容来实现经济一方面托底,一方面实现经济的转型增长。

第二部分,大的政策环境下面,市场的风格到底是怎么演变的。我们的判断,未来“价值”和“成长”应该是共振向上的趋势。

首先,中国市场的估值,目前整体估值水平非常低,A股的股票和境内的债券,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位置,它的位置非常好,即便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有些指数有些上强,但是目前指数的点位没有泡沫,还是处于非常合理的估值的区间。

另外,从全球来看,目前整个全球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货币扩张周期,从全球来看,整个权益类资产也是要优于固定周期类资产。在权益类资产内部比较,我们相信中国资产的性价比更高,不管是中国经济的增速还是中国股票估值的水平,包括中国接下来疫情控制之后大规模扩张、大规模刺激经济的力度,我们觉得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整体来看,A股市场当前的估值边际还是非常安全的,不管是从传统领域还是新经济领域,还是比较合理安全的一个区间。

具体板块来看,往往我们理解的“价值”就是一些低估值的、PE比较低的板块,包括像银行、周期股、原材料等等。现在金融股和成长股比较,现在确实是它俩的估值差处于非常低的区间。我们觉得风格转换其实还是非常有比较好的估值的前提条件的。消费股跟周期股相比,周期股有比较好的估值优势。目前来看传统的价值类的板块,金融和周期整体的估值性价比是比较高的,在当前A股市场没有明显的显著泡沫的情况下,这些周期类的板块是一个比较好的估值区间的。

另外一个角度,一些成长股板块,整体来看新经济这些板块确实估值提升,近期调整使得估值已经回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但是从境外市场或者是从美国市场新经济科技企业占经济体量的占比或者是占整个上市公司体量的占比,还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的,中国科技类企业的增长前景还是非常大的。

基于上面的几个判断,今年可能新基建和旧基建都是有些投资机会的。具体来看,怎么来投新基建?怎么来投旧基建?我们提出一个观点,旧基建的龙头我们还是投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是上交所上市50个最大股票的结合,实际上这50个股票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实际上它占了整个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一,总市值接近20万亿左右的市值,它的体量非常大,它的整个盈利包括分红的占比能占到整个上市公司的50%左右。所以,上证50指数可以代表中国经济的基石,它是一个基础,代表了整个中国经济总盘子的概念。而且从行业结构来看,金融类、工业类、建材类、房地产类的产业,整个周期类的板块占到了73%左右。所以,上证50指数还是跟由基建的风格相对来说比较契合。当然也会提到估值,目前PE是9.4倍,市净率将近1倍左右,估值水平其实是非常低的。而且股息率的水平是3%左右,远远高于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目前我们认为配置上证50成分股远远优于配置国债,不光可以获得一个比较相对确定的股息率的收益,同时也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板块估值提升、盈利提升的增值区间,上证50目前的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不管是营收增速还是经利润增速都是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因为这些企业都是代表中国国计民生或者是各行业大型的市值龙头的企业,抗压的能力、抗经济周期的能力非常强。

提到估值,我们从历史的维度做一个比较。目前50指数的估值属于历史上非常低的位置,基本上和2016年初的时候差不多,因为我们知道2016年初的时候,2016年下半年开始漂亮50指数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风格水平。现在50指数的水平实际上已经回到了当年漂亮50启动的阶段。

整体来看上证50ETF我们觉得是能够配合当前旧基建的投资风格,目前50ETF我们的规模是421亿元,是境内最大的ETF产品,同时全球来看也是最大的投资A股的ETF,大家也可以关注上证50这个板块。

旧基建投上证50。新基建应该投什么?新基建应该投资成长板块的龙头,就是5G板块。

为什么新基建要投资5G板块呢?因为这一轮新基建整体上还是围绕着信息技术的板块基础建设,这一轮信息科技周期的扩张,核心来源还是因为5G的产业周期带动的。因为5G解决了很多数据的传输效率,解决了低时延包括质量的问题,打通了人和物以及物和物之间互联的作用。所以,5G建设可以带动很多新的产业,也会激发出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会产生新的数据来源。在这种新的科技产业当中,5G和芯片是非常基础的设施建设。正是因为有了5G包括有了一些先进的芯片,我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包括物联网、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把人和物以及物和物连接起来的概念。另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会产生像人工智能、云计算,围绕着数据和算法产生出来的投资机会。所以,选择科技网络的架构体系,最核心节是因为5G产业革命带动的大的周期。

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5G的机会,美国发动国家的力量来打压华为的例子中就能看出来,美国政府或者是全球对5G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重视的。

中国的5G目前不管是专利数量还是基站的建设数量,都是全球的龙头地位。根据统计,中国的5G未来几年投资额度,光是5G基站建设应该是1.5亿人民币的投资额度,未来中国5G基站数量有可能占到全球的50%,5G终端可能会占到70%左右,中国非常希望能够在5G这个新的科技里占到全球领域的领头羊的位置,带动我们一些产业的升级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能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和升级。

为什么5G建设是新基建重点的发力点呢?我们对这一轮新基建提出七大领域:5G基础设施、特高压、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我们就投资额做了一个测算,预估未来五年新基建总的投资额度大概是7.4万亿人民币,其中5G的总投资额度应该是在2.4万亿到3.5万亿之间,5G基站其中就占了将近1.2万亿,其它5G上下游,包括终端、通信网络应用的一些投资可能会占到一两万亿左右。

所以,整体来看5G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说在七大新基建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占比居于头部的位置,特高压、大数据中心的投入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少的。所以,5G在新基建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5G的网络、基站建设好了之后,才会衍生出更多新基建的投资机会。

5G的建设周期,基本上分为四个周期。主要是规划期、建设期、运维期、应用期。从目前整个产业周期的发展来看,2019年是5G商用元年,颁发了首张5G牌照。2020年将是5G全面建设的阶段,会带动像5G设备、传输设备、基站、铁塔、电子元器件景气度的提升。接下来可能会逐步衍生到一些应用的层面,包括物联网、手机终端。我们判断目前5G的产业周期还是处于一个建设期的早期,个人投资者通过周边这些人使用5G手机的数量就能看出来,其实整个5G的应用还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华夏基金的5GETF就是515050,这个指数是怎么构造的呢?因为5G的产业链非常长,从规划、基站到运维、应用,这个主题指数也涵盖了非常全面的产业链。但是考虑到目前5G处于建设期,指数的成分股目前主要还是基于一些基站还有电子元器件核心的板块。当然我们把一些应用趋势比较明确的下游的终端、应用的上市公司也选进来了。整体来看5G通信指数涵盖面非常广,能够契合未来5G投资大潮产业迭代的过程,能够把5G整个产业链的投资机会都能够比较好地抓住。当然从今年以来5G指数的收益表现比较好,目前截止到3月10号涨了26%,远远领先于市场的一些主要指数。

刚才有投资者提到新基建估值非常高,上车是不是没有机会。目前来看5G指数的市盈率是47.1倍,从估值水平来看,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相比金融、周期板块10倍以下的估值,确实估值比较高。但是对于成长性的板块、科技的板块的投资,不能只看市盈率,还要把市盈率的倍数和增长的速度结合起来看。目前5G通信指数2020年的分析师一致预期净利润的增长是43.8%,市盈率和增长率相比较,取一个比值,发现5G通信板块的PEG指标基本上在1附近。证章股一个核心的选股指标是PEG指标,5G板块PEG的水平在1左右,是一个非常河堤的估值区间,相对来讲安全边际比较高,特别是在未来这几年它的投资还在不断扩张,盈利持续提升的情况下,还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板块。

整体来讲我们逻辑的观点是旧基建要投资上证50,新基建要投资华夏5G ETF。

2016年以来我们测试了这两条指数的相关性,这两个指数相关性是56%左右,相关性非常低。这两条指数重点代表了整个市场的蓝筹股还有成长股或者是价值维度风格的比较。我们知道这个市场整体风格切换还是比较快的,从2016年初整个市场是明显的价值提升的过程,以50为代表的蓝筹股指数就会有比较好的涨幅,5G通信整个涨幅的过程不是那么明显。今年以来或者是从2019年以来,5G通信板块的涨幅比较快,反而像上证50指数整个收益反弹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少。

接下来在资本市场上面,这两种风格往往是交相互动,往往会呈现出价值回归的过程。一方面是盈利增长会提升。另一方面,估值也会形成一个恢复的过程。接下来的行情当中,5G板块当然还是处于高景气度的板块。但是像上证50这样一个目前代表经济总量比较大,旧基建维度特征比较明显,而且在经济托底预期强度比较显著的情况下,上证50指数还是有很强的盈利和估值恢复的空间。

我们给投资者做了一个建议,抓住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行情,不去做主观的择时和判断,因为主观的择时和判断很容易选择错误。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把50%的资金配到上证50指数,另外50%的资金配到5G ETF上面来。这两个ETF我们做了历史上的拟合,组合的收益波动率非常小,涨的时候也能跟上市场的风格,跌的时候也能有比较好的稳健性。同时,这两个组合整体的收益率也是,不管是50ETF还是5GETF净值也是比较趋近。所以,组合是比较好的趋势,50ETF和5GETF代表旧基建和新基建的投资机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华夏基金在推出5GETF之外,我们也根据新基建的布局机会,另外还推出了像人工智能ETF。芯片ETF也是所有新基建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芯片往往被誉为工业的粮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也布局了芯片ETF。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我们也布局了纯度更高的新能源汽车ETF。所以,我们看到新基建我们也布局了比较全的产品线,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ETF产品参与到新基建投资的过程当中去。

我今天整个介绍的内容就是这些,我们的整个观点是“市场今年整体上还是新旧基建都是有机会的,当然新的机会更明确一些,但是旧基建也是面临着估值包括基本面提升的过程,也是有比较好的机会。”投资者可以在这两个板块当中精选两个龙头ETF产品进行风格的搭配,来适应未来市场风格的变化,满足大家投资的需求。

我今天介绍的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基金经理简介:庞亚平先生:统计学硕士,CFA。曾任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市场部主管。2016年1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数量投资部研究员、投资经理等,现任数量投资部总监,华夏中证央企结构调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0月19日起任职)、华夏中证央企结构调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1月14日起任职)、华夏中证四川国企改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月22日起任职)、华夏中证四川国企改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3月6日起任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