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房住不炒”,深圳供给侧发力加快居住用地和空间释放

发布时间: 2020-07-19 19:16:19 来源: 潇湘晨报

坚持 " 房住不炒 ",力保 " 住有宜居 ",深圳从 " 需求端 " 加码楼市调控的同时持续从 " 供给侧 " 发力,努力保障居住用地供应,加快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提供更多居住空间。记者 7 月 19 日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和正在组织供应的居住用地总量,占全年计划供应量的 58.5%,一批城市更新单元也密集公布和加快旧改签约。

坚持“房住不炒”,深圳供给侧发力加快居住用地和空间释放▲ Aedas 公司设计的福田区上沙村城市更新项目中洲湾。

深圳房地产市场始终坚持调控基调

坚决落实中央 " 房住不炒 "、先行示范区 " 住有宜居 " 的目标定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深圳始终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基调,正面引导市场预期。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长金良富介绍,今年,深圳持续加大居住用地供应量,进一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坚持“房住不炒”,深圳供给侧发力加快居住用地和空间释放▲金良富介绍深圳土地供应情况。

2020 年深圳计划供应居住用地 293.2 公顷(其中新供应 129.2 公顷、更新整备等 164 公顷),占土地供应计划总量近 25%,约为 2019 年供应量的一倍。截至目前,深圳已供应居住用地 58 宗 131.5 公顷,正在组织供应的居住用地 9 宗 39.9 公顷,以上共占全年计划供应量的 58.5%。2020 年二季度以来,全市供应土地面积共约 142 公顷,其中住宅用地约 58 公顷占比 41%,住宅用地尤其是保障房的供应比例显著加大。

打好房地产调控组合拳,深圳对招拍挂出让的住宅用地通过采取 " 单限双竞 "" 双限双竞 " 等灵活竞价方式、购地资金审查、新购住房限售、配建人才住房等多种手段,严防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同时落实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增加住房供给。

11 种渠道激发市场供应住房用地

深圳持续深化土地市场化机制建设,充分释放市场动能。一是创新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研究制定《深圳市落实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用地供应的暂行规定》,确定了 11 种住房用地供应渠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参与相结合,最大程度激发市场动能保障住房用地供应。二是探索完善地价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了标定地价制度,形成了 " 一套土地市场价格标准 " 和 " 一个地价测算规则 ",在地价上体现各类公共住房的政策支持导向。三是创新已批未建用地调整用途和提高容积率政策。出台《关于规范已出让未建用地土地用途变更和容积率调整的处置办法》等,推动解决存量用地开发建设政策依据问题,促进低效用地盘活、增加人才住房供给。

深圳不断创新存量土地开发制度体系,探索形成存量空间统筹利用的 " 深圳模式 "。从近 5 年土地供应数据来看,新增和存量居住用地供应量的比例约为 1:3,深圳土地供应的存量特征明显。近年来,深圳持续推进更新整备工作,以存量土地开发利用为重点,夯实住房用地供给的空间储备;以规划统筹、结构优化、利益共享、节约集约为原则,探索形成了存量空间统筹利用的 " 深圳模式 ",坚定不移走集约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

深圳还创新土地利用调控手段,优化居住用地供应比例。面向 2035 年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深圳提出 170 万套住房供应目标和商品住房、公共住房套数 4:6 的供应结构。为保障目标落地,《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2020-2035 年)》目前正在编制,对标全球标杆城市,规划在 2035 年之前居住用地在全市用地结构比例中提高到 25% 以上。优化住房结构,改善居住环境品质,实现住有宜居。

坚持“房住不炒”,深圳供给侧发力加快居住用地和空间释放▲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今年拍下多宗住宅用地。

站城一体化开发提升品质空间

今年以来,克服疫情给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住建局和各区(新区),积极做好居住用地供应、建设项目审批等各环节的服务保障工作,加速居住空间更快地向市场释放。

在光明区,长圳车辆段综合开发用地项目建设已经启动。今年 6 月,该宗地由深圳地铁集团以 62.56 亿元竞得。这处位于光明科学城的居住用地,紧邻地铁 6 号线长圳站,占地面积约 19 公顷,建筑面积约 45 万平方米。其中约有 38 万平方米为住宅,包含提供 10 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

深圳地铁集团长圳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分两期开发建设,目前正在紧张设计阶段,一期预计今年年底开工,2022 年交付使用。二期预计 2024 年底交付使用。该项目将重点打造 " 城站一体化 "" 轨道 + 物业 " 模式,提升城市品质空间。

坚持“房住不炒”,深圳供给侧发力加快居住用地和空间释放▲深圳地铁集团长圳项目工地。

同样在今年 6 月出让的龙华区 A917-0057 宗地,由龙华区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以 1.7 亿元竞得,总建筑面积 22070 平方米有,轨电车通达,可提供出售人才房 17660 平方米。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龙华区成规模居住用地严重匮乏,该局走集约化节约用地之路,优化整合原先难以利用的村集体未建房户较小地块用于公共住房用地供应,为公共住房匮乏的深圳北部片区发展提供了住房空间。

龙光地产目前在龙华区有 3 个在建项目。针对疫情给企业一度带来的销售停摆和现金流压力叠加困难,龙华管理局主动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保障项目工期进度。此外,龙光地产布局前海自贸区于今年 5 月拍下的首个住宅项目用地,已迅速进入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目前,宗地已经被全面围挡起来,塔吊林立,十几个打桩机同时作业施工。龙光地产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宗地项目将延续龙光此前在深圳的 14 个 " 轨道 + 地产 " 高品质项目的定位。预计明年上半年入市,普通商品住房最高均价为 10.71 万元 / 平方米(不含装修),配建无偿移交只租不售人才住房面积 40760 平方米。

坚持“房住不炒”,深圳供给侧发力加快居住用地和空间释放▲龙光地产前湾项目工地。

城市更新提速释放更多居住空间

深圳城中村居住用地面积 112 平方公里、居住建筑面积达 2.9 亿平方米,而使用年限超过 20 年且占地面积超过 5000 平方米的老旧住宅区约 570 多个,总占地面积约 15 平方公里。深圳坚持政府和市场 " 两条腿 " 走路,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改造政策,大力推进一批示范项目,进一步释放居住空间潜力。近期,深圳多个片区的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密集出炉,将为市场新增大量住宅和公共配套。

7 月 6 日,随着 4 栋楼房开拆," 深圳最大棚改小区 " 南华村迎来历史性节点。南华村建成于 1985 年,是深圳最早一批建设的政府大型住宅小区之一,总规模约 70 余栋。南华村棚改项目自 2019 年 7 月启动签约后,15 天签约率达 99.6%,创造了旧住宅区改造签约的 " 新深圳速度 "。改造后,该片区不仅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更有助于完善深港合作区产业配套,集聚高端人才。

7 月 12 日以来,福田区华富北片区棚改集中签约工作也快马加鞭推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仅用 18 天时间,福田区对华富北片区意愿征集同意率超 95%。华富北片区始建于 1986 年,改造范围 14.7 万平方米,涉及业主约 2800 户。该项目不仅将极大提升人居环境,还与重大公共利益相结合,为市二医院改造贡献用地。

坚持“房住不炒”,深圳供给侧发力加快居住用地和空间释放▲福田区华富北片区改造后效果图。坚持“房住不炒”,深圳供给侧发力加快居住用地和空间释放▲福田区华富北片区棚改签约现场。

读特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刘静静

【来源:读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